2007年1月8日星期一

浅议博客现象及其多元化发展前景

摘要:博客现象是在网络传播急速发展的今天顺应时势而出现的一种网络日志形式的个人传播手段,主要特点在于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传播方式从社会传播到个人传播的转变,内容是个人化的,写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个人到个人的传播方式极大拓宽了网络作为一种媒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传播理念和方式。博客无疑将成为未来网络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发展的前景也是多元化的,其主体将突破文字的形式而转向传播效果更立体化的多媒体;其载体将不仅仅局限于电脑终端和博客网站,“第五媒体”手机将成为博客迈向更广阔的传播环境,实现更大范围传播的有效工具;其内容将呈现更加分众化的趋势,使传播更具有针对性。主题词:博客,个人传播,主体,载体,内容。

博客是近两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概念,在经历了短期的成长与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网络力量席卷而来,而整个社会对于博客的理解却不见得完整而客观,甚至有许多偏差。有人认为,博客就是网上日记;有人认为博客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论坛;更有人认为博客似乎和网络色情有点什么关系,因为那个在网上发布自己性爱日记的“木子美”就是以博客形式来进行的。那么,博客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博客是一种媒介,一个跋涉在网络时代为传播自由和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贡献力量的先驱,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也许人们并不了解,1998年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性绯闻、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2002年美国多数党领袖洛特下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纽约时报》丑闻等大事都与博客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
那么,就让我们走近博客,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一、博客的概况及历史
“博客”(Blog 或 Weblog) 是目前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新应用之一,名称源于“Web Log”,这是“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

广义的“博客”是指让任何网民在遵守网络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都可以独立申请注册帐号的,对外开放的个人信息空间,从而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维护以及信息的发布和更新。网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双向互动、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集成互联网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知识,或者将个人生活空间的私人经历与情感加以及时记录并随时更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同时也能实现博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深度的交流与沟通。佩姬·努南把博客描述为“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的言论网站”;Pyra公司(著名网络出版软件开发公司,正是此公司出品了最流行最有影响的博客软件Blogger)创始人之一Evan Williams关于博客的定义非常简洁:“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而后来继续演化,更规范更明晰的形式界定为: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必须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1]

狭义的“博客”指通过自己的博客进行信息发布更新并与他人进行互动共享的网民,与“黑客”、“红客”、“闪客”等指代身份与工作内容的名词相对照,我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的创始人方兴东在〈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中将博客称为“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说,“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他们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2]

博客不等于个人日记和个人网站,但博客可以是个人媒体、个人网络导航和个人搜索引擎。博客精神的核心并不是自娱自乐,甚至不是个人表达自由,相反,而是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个人日记和个人网站主要表现的还是“小我”,而博客表现的是“大我”。因此,所有博客网站中,真正表达作者个人的内容非常有限,最多只是点缀,而不像个人网站那样是核心。[3]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主要表达个人思想,不是主要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博客们以信息的搜集和信息的发布为己任,以通过互联网载体建立一个庞大而指向精确的、彼此都能受益的系统知识信息网为目标,试图通过展示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形成一种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使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我们在精神世界中充实自己的头脑,完美秉性与人格的新的平台。

博客现象肇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博客从其理念的诞生一直到发展得如火如荼,其间经历了多次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这些转变是在网络媒体大发展的环境下实现的,具有其必然性。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博客在国外和国内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1993年6月,可追溯的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出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新兴的网站索引,开始有了博客的雏形。1994年1月,Justin Hall开办了个人网页“Justin's Home Page”,虽然里面收集的主要是黑社会性质的各种地下秘密的链接,但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开始出版Scripting News,同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已经出现的有评论和链接,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开始出版网站peterme.com,1999年,他最先使用“blog”来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从1999年4月开始,Jorn Barger和Dave Winer针对谁是博客之父的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和斗争,这说明博客已经成为了一种为广大网民和网络潜规则所承认的新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的方式。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发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为目录创建的事实工具。2001年9月11日,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发生,纽约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许多重要信息以及目击者、幸存者以及死难者家属对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自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博客的发展要比国外稍微晚一些,但拥有7950万网民的中国(2003年12月31日统计)有着让博客扎根和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博客已经成为了许多网民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此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

孙坚华的“新媒体观察”、网易的个人主页、台湾的明日报个人新闻台等平台可以称为国内博客的前身。2000年1月,台湾阿坚发表文章《网录:一种新内容形式的崛起》,博客开始引起一定程度的关注,2001年11月20日,硅谷著名IT博客Dan Gillmor在“清华阳光传媒论坛”上宣讲博客精神。这样的背景为博客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为博客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舆论基础。2002年7月,blog的中文名称“博客”由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命名,同年8月,博客中国(blogchina)开通,这标志着博客在中国的全面启蒙和推动,也带动了学界对于博客现象的强烈关注和深入研究。2002年8月,孙坚华发表《博客论》,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博客现象及其历史和理念;2002年10月,毛向辉和郑云深发起了中文blog心得集cnblog;2002年12月8日,千龙新闻网和博客中国网联合举办了“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第一批有关Blog的系统研究文著公开;2002年12月,闵大洪在《2002年中国网络媒体回顾》中,将博客列入网络媒体发展5大新特点之一;2003年7月,《Blog——部落格线上出版、网络日志实作》(艺立协著)在台湾出版;2003年8月,国内第一本博客专著,48万字的《博客——e时代盗火者》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方兴东、王俊秀。2003年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博客(blog)技术及其对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研究》获得批准,新兴的博客应用首次纳入国家级科研项目;2004年5月,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召开的“中国互联网”会议上,博客成为会议的第一关键词;2004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网络传播年会上,博客成为最大热点之一,标志着中国学界开始全面跟踪和研究博客的发展。

传媒业界的关注与博客网站的纷纷建立也使博客在实践层面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9月5日,《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以重要篇幅关注了中国博客现象;2002年10月,台湾艺立协在李士杰带动下开设博客网站,将blog命名为“部落格”;2002年11月,浙江杭州中国博客网开通,提供博客托管服务(ASBlog);2002年12月6日,安徽合肥Blogbus.com网开通;2003年1月,Blogdriver开通;2003年2月28日,千龙新闻网企业频道(21dnn.net.cn)开“博客在线”,这是国内第一家政府新闻网络媒体第一次推以“博客”为主题的新闻专栏;2003年2月,“台湾应递媒与部落格实验”和“台湾部落格-天线部落实验网络”推出;2003年3月,南开大学百合Blog系统开通,,中国科技大学Blog系统完成安装调试,进入测试阶段, 博客在高校开始迅速发展;2003年9月11日,网易商业报道(biz.163.com)作为国内三大商业门户首家推出网易博客专栏;2003年11月,《新周刊》“2003年度大盘点-2003年度新锐榜”候选榜中,博客入选“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时尚榜”,博客中国入选“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传媒榜”,方兴东入选“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网络风云人物榜”;2003年12月,博客获得《南方周末》的2003中国传媒年度奖之“年度网络表现”,博客中国进入年度传媒候选名单;2004年5月19日,博客中国推出《移动博客不完全手册》深度专题,正式点燃了国内业界对移动博客的商业化开发热潮。

博客们个性化的表达也刺激了博客的影响力,我们似乎可以从几个值得关注的博客事件当中看到博客发展的迅猛,受关注的程度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2003年6月,博客中国网发起互联网反对传播黄色内容运动,在中国引发巨大社会影响的同时,也招来了黑客手段的报复以及对发起人之一王吉鹏的恐吓电话, 中国博客的媒体影响力第一次获得了社会认可;2003年6-11月,中国博客网(blogcn.com)用户“木子美”发表了自己的网络性爱日记,给网站带来了巨大访问量,“博客”一词成了网络搜索引擎的热门关键词,提高了大众对博客的认知,但也误导了博客形象,为中国博客产业化带来一系列管理隐患与政策风险;2004年1月5日起,网名为“竹影青瞳”的博客在“海南热线”天涯虚拟社区张贴个人写真照片,导致社区访问在短短三天内倍增、服务器承载不了而瘫痪。[4]博客的社会责任与道德问题,所涉及的信息发布的法律法规问题正随着博客的发展渐渐浮出水面。

二、博客存在的意义及发展现状

当我们使用“网络媒体”这一表述时,绝不能仅仅把网络完全等同于媒体,但无论如何,网络在新闻和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尤其是网络具有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网络媒体的崛起是迅速而来势凶猛的,经过短期的挣扎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属于自身的原则与规律,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成为大众传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中国,当我们谈及网络媒体时,首先想到的是主流新闻媒体网站和从事综合性新闻传播的门户网站两大类,它们在网络传播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博客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对传统的网络媒体格局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颠覆。

网络巨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被世人认识到之后,传统媒体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效性和信息的广泛程度和网络媒体相比显得相形见绌,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媒体纷纷进军网络,建立属于报社、电台、电视台的新闻网站或是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的电子版,在线阅读、在线收听、在线收看等功能以及对于重要信息的保存与再现使受众更具有自主性,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传统形式与网络传播方式的有效结合使得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稍稍缓解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矛盾。但是,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的内核及其运作方式和传统媒体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仍然是自上而下的,经过层层“筛选”的,工业化的生产传播方式,这无疑与即将到来的“个人传播时代”是格格不入的,单向传播的方式不利于舆论的形成、意见的表达、思想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媒体形态的转化是依据一定规律来进行的。在精英媒体时期,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具有少数人生产,少数人消费的农业时代特征;在大众媒体时期也就是媒体发展所处的形态,话语权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释放,但本质上还是属于社会上层精英的,草根阶层表达意见的途径仍然狭窄,效果仍然不容乐观,具有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的工业时代特征;而在个人媒体时期,传播的主体呈现大众化趋势,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共享成为传播的形式和最终目的,具有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的信息时代特征,至此,大众传播才实现了真正的“大众化”。“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有一半是由6大媒体巨头所控制,其利益驱动、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的审查制度,使得这些经过严重加工处理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媒体的工业化,内容出口的工厂化,都在严重影响其发展。比如,以美联社为例,有近4000人专业记者,每天‘制造并出厂’2000万字的内容,每天发布在8500多种报纸、杂志和广播中,把读者当作‘信息动物’一样。”[5]一种新的传播理念呼之欲出。著名记者保罗·安得鲁斯认为,博客以及其他网络新闻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媒体巨头在公信力方面的快速衰落,他们要努力推翻传统媒体的“守门人”--“新一类新闻记者正在兴起,他们以直接来自新闻源的‘原始素材’为基础。……博客改变了‘新闻’从个人传播到公众的信息流动的本性……只要一摁‘张贴’键,任何人都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这将改变传统媒体出版模式。”

以个人为中心的博客潮流开始有力地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新闻界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进行挑战,与传统媒体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以博客为代表的“共享媒体”是采用先发表出版然后过滤筛选的方式,而传统媒体采用的是先过滤筛选再发表出版的方式。“个人传播时代意味着新闻再也不是媒体公司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的‘广播’(broadcast)过程,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众、编辑、记者等一起互动的自下而上的‘网播’(intercast)过程。其要点就是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而是新闻的参与者和制造者,受众作为主动的角色参与到新闻和信息的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的过程当中去。”[6]

综合性门户网站提供新闻的快捷,全面,易检索的特点符合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在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但博客对门户商业模式的冲击也是巨大的,首先博客的开放性真正意义上发挥了链接的价值,使得一个构成复杂联系紧密的超级信息网的建立不再是梦想,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其次,博客的专业性使得信息呈现广博化和分众化,目标群体走向宽泛,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得以满足;再次,博客的灵活性和初期的非盈利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普通门户网站面对的来自广告客户和竞争对手方面的压力。著名学者丹·吉尔默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出了“新闻媒体3.0”的概念,他认为,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属于新闻媒体1.0;目前的网络媒体属于新闻媒体2.0,但其传播方式并无实质性转变,仍是集中控制式的传播模式;而新闻媒体3.0指的是以博客为代表的“WeMedia”。“媒体未来学家预言,到2021年,50%的新闻将由公众提供,主流新闻媒体不得不逐步采纳和实践这种全新的形式”[7]通过对传统媒体和博客媒体机制的比较我们可以对博客的特点一窥端倪:从制作机制上看,前者属于大教堂模式,基于从上而下线性传播的基础,后者属于市集模式,存在着信息的自主挑选和交换,信息的生产和消费更具针对性;从发行机制上看,前者基于版权而后者则基于cc共同版权;从运作机制上看,前者是集中控制形式而后者是开放共享形式,更易于信息的获取;从技术实现上看,前者是通过中介主导并控制的,而后者则着眼于传统中介的消除;从经济规律方面作个比喻的话,前者是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运行的,其运作是建立在对市场和消费者的研究上的,而后者则是在一种可称为“礼品经济”的环境下运行的,所有的资源建立在共享的基础上,是赠送式的交流,更加人性化而不受太多的限制。[8]过去的十年是互联网的商业化阶段,而未来的十年将是互联网的社会化阶段,核心在于个人网络化,越来越多的人将成为互联网的运作主体,他们的身份将是被动的消费者和用户以及主动的互联网的生产者、创造者和建设者的综合体。

博客第一次实现了全方位的、综合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的传播,是第一个真正的自由媒体,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言论、出版、表达和交流自由,充分体现了个人的解放,凸现了主动性和创造性。网络传播发展到今天,其本质性的东西正在逐渐摆脱传统传播模式的束缚,试图超越旧有的媒体工业运作模式,逐渐向自己的独特个性前进,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强大潜力和对于知识、信息以及新闻的传递与交流的巨大优势正在慢慢显现,可以说,网络媒体正在向自身的本质回归,向人类传播活动的原初回归,而博客就是这一过程中走在前列的拓荒者,是促使网络传播本质加速凸现的催化剂。

“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当下的传播,正处于由网络所引发的裂变状态,即一种可以追溯到原初的转型。”[9]网络传播形式的出现使得人类的传播活动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和后现代思维的演进使得传播活动开始了范式上的转变,后现代性大师利奥塔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于是,社会被视为诸多信息流的一个统一体系,其理论目标是要保证意义对噪音的最大比率。于是,一种多元话语即真正的百家争鸣的状态自然出现。这是一种对抗于元叙述的‘小叙述’状态。与此相对的,正是传统社会一直承续下来的经营话语的逐渐失势。”[10]也就是说人类将进入一个更具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小叙述语境,这与博客本身所追求的目标和其本质的精神是相契合的。博客的出现,正是人类要求传播环境以个人为中心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个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博弈。

网络传播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一种全新形态,具有针对传统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网络传播拓宽了传播主体的外延,进化了传播所依赖的媒介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媒体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的不平衡矛盾,“互动”成为网络传播最巨大的优势,对传统的传播理论提出了挑战和质疑。但是,网络时代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如商业化垄断与非商业化自由之间的矛盾、大众化传播与个性化(分众化,小众化)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的单向传播与双向甚至多向传播之间的矛盾,而博客正试图解决这些矛盾,使其缓解乃至消除。拉斯韦尔所奠定的以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及传播效果为主干的大众传播学理论框架仍然可以解释网络时代的传播活动并作为其理论基础,但传统的“议程设置”和“把关人”理论却遭受了强烈的挑战。在传统的传播活动中,大众传媒对传播进行议程设置,具有毋庸置疑的决定权,根据自身的利益控制信息的流向,并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决定哪些信息最终面对受众。虽然网络传播的出现所带来的多元化的传播者、开放的传播渠道、符合使得传播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媒为公众设置的议程的效果,其平民化色彩也导致传统把关人信息垄断权力的某种丧失,使传统把关人的角色在网络环境下产生一系列的转变,但并没有最终消除大众化传播向个人化传播、单向传播向双、多向传播转变过程中的壁垒,“革命”并不彻底。“博客的目的在于‘传播到个人为止’,把传统的集中式传播转变为更大众化的分布式传播,把单向度的传播转变为更为平等的交互式传播。”[11]博客所包含的信息含量是惊人的,传播主体的极大拓展使得信息来源极大丰富,普通技术网站一年积累的文章量,一个顶尖的博客托管中心甚至用一天时间就可以达到,另外信息和知识的专业话语分众化使得众多潜在的“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使参与传播活动的人充分享受脑力激荡的快感,结合博客的零进入壁垒(第一次真正实现个人传播自由,第一个解放个性的民主媒体)、零体制(反传统传播体制的模式,采用超级链接的方式)、零技术(不需要专业的网页知识,轻松上手即可表达意见)、零成本(免费普及)、零编辑(没有把关人的角色)以及零形式(专注于表达,不受形式上的束缚)等特点,使得博客真正实现了从线性传播到网络式多向传播,真正的P2P(Peer to Peer即地位平等的人之间的)传播,真正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 for all,by all)。
美国著名新媒介技术专家罗杰·菲德勒提出的考察传播媒介形态变化的6个基本原则,为我们从整体上、历史上把握媒介演变提供了参照,也为博客在网络时代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这6个基本原则是:一、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之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进。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它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在形式的发展。这一原则解释了传统媒体在网络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传统网络媒介的发展形式与新形式即博客之间的冲突与共存的必然性。二、形态变化。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这一原则解释了博客以旧有的网络技术和模式为基础,脱胎于BBS等旧的网络媒介形式并产生独特的传播效果,同时旧有模式并不会因此而消亡而是顺应时势继续向更有生命力的方向发展。三、增殖。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通过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传播代码传承下去和普及开来。四、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以及媒介企业,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生存,都会被迫去适应和变化。它们仅有的另一个选择,就是死亡。这一原则为博客向更多元化发展并得以壮大提供了理论基础。五、机遇和需要。新媒介并不是仅仅因为技术上的优势而被广泛地采用的。开发新媒介技术,总是需要有机会,还要有刺激社会的、政治的和(或)经济上的理由。这一原则解释了博客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六、延时采用。新媒介技术要想变成商业成功,总是要化比预期更长的时间。从概念的证明发展到普遍采用,往往需要人类一代人(20-30年)的时间。这一原则成为预测博客未来发展前景的理论基础,说明博客的发展过程必定要经历种种阻碍,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相信,博客必将带来一个新的传播时代,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潮流。

三、博客应用的现状与“博客中国”

博客现象始于1998年,2000年开始它的迅速发展,到如今已经在媒体领域产生了巨大冲击。根据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创始人方兴东的界定,博客的发展周期呈现从创新期、接收期、成熟期早期、成熟期晚期一直到衰退期的趋势,而目前博客的发展正处于它的成长阶段,在从接收期向成熟期早期进行过渡,在过渡的过程中,博客这一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同程度地得到充实和扩大。从下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博客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呈现的特点,从而对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把握。

目前是博客的成长初期,活跃在博客领域的只是一些早期消费者,占所有网民的比例也不大,但其个人媒体的特征已经得以初步显现并进一步发展,但博客已经不仅仅限于个人媒体的范围了,对于政治生活以及商业活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始发挥作用。

2003年6月6日,美国总统候选人霍华德·迪安率先开设了名为“为美国而博客”的博客网站,成为博客世界的热点和竞选热门,众所周知,美国的总统选举是需要物质资本(竞选资金)和社会资本(候选者的声誉和选民的支持)有机结合的,而博客则在这种结合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霍华德获取的选举的捐款绝大多数是小额资金的积累,他在2003年第二季度所获得的750万美元当中就有350美元是通过博客的渠道获得的;另外,霍华德通过博客紧紧抓住草根选民,每天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为自己建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大范围地争取了选民的支持。

企业与政府对于博客的应用也有尝试,2002年6月,美国犹他州政府的CIO,Phillip Windley,要求州政府的2000多名IT职员以及18000多名其他雇员都使用博客软件,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和沟通工具,他认为如果政府工作人员都养成习惯用博客的方式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部门之间的协同,那将构成一个相当可观的政府知识库。另外,Pyra Labs公司开发推广了博客软件Enterprise Blogger在公司内部使用,Userland公司也把自己开发的博客工具Manila用在日常的企业管理当中。这种在企业内部运行的博客被称为内部网博客,作为知识管理的新方式,这种博客现在也有了专门的名词:k-logs。它可以让员工发表评论,链接有意思的网络资源,促进彼此的交流沟通。博客这种方式不仅是低成本、简便的知识管理工具,而且能够为越来越不人性的工作增添更多“人的声音”。[12]在历经了短期的成长之后,博客将向着它的成熟期迈进,而所有的blogger将在这一过程中付出艰辛的努力。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进入成长期,目前博客存在的形式以博客托管中心为主,而最著名也是最具实力的无疑就是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
博客中国是定位于“IT知识博客”和高科技的知识过滤的网站,旨在汇聚IT知识和思想,走出IT网站同质化的泥潭,长远目标是国内第一IT知识门户。它是“中国博客第一人”方兴东先生于2002年8月创办的,2002年11月推出新版,采用开放源代码的Zope应用服务器软件,网站基本架构软件全部采用“非微软”软件,网站形式也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每天独立IP达到30万之巨,PV达到200万左右,alexa全球排名300多位,注册用户包括博客、留言及论坛共达50万左右,审批资深专栏20000多个,每天发表文章数量8000多篇,而且这个数字每月增长幅度为大约30%到50%。[13]汪丁丁、倪光南、姜奇平、李希光、方兴东、王俊秀、段永朝、许知远、赵南元、王育琨等一批富于影响力的精英专栏作者以其真知灼见的文章树立了该网站不可替代的内容地位,近千名博客专栏作家和万余名评论用户构成了该站繁荣兴旺的局面。博客中国的内容影响力与一些大型传统媒体相比毫不逊色,其“精英”的专栏作者定位带动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博客公社会员,在多项指标中都占据绝对优势。博客公社首页有多种子站排名和分类目录,对子站的宣传有力。值得注意的是,该站正由“高科技”定位逐步向社会性、生活娱乐性、教育学习类、政经类横向发展。博客中国凭借“精英”式的高端定位奠定了强大地位,与同类网站相比俨然高高在上,即使本身依然有缺点,但仍威力无比。[14]

博客中国着重强调它的非盈利性,宣称不刊登商业性内容、不刊登商业性广告,不对内容商业化收费。方兴东认为,“博客具有反商业的本性,真正的博客网站都是低成本运作,甚至个人零成本运作,来保证生存。对于普通人来说,将博客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比如每天上网、看电视、看书等,都从来不问收入,还需要投入,博客也是如此。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博客网站,如果很成功很有影响力,也可以聚集一些资源,甚至一定的商业价值,但是,不要期望太高。博客网站最大的价值就是它能够吸引一些特定的客户,并建立很好的忠诚度,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博客,可以吸引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群体,这样利用网站,以及邮件列表,可以吸引一定的分类广告与企业赞助。”[15]这一认识对于目前博客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来说是较为清醒和客观的。对于博客中国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方兴东认为2005年将是博客成为杀手级应用的一年,博客中国目前正在尝试开发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博客(moblog),试图开创博客应用的新纪元。方兴东曾说过博客中国的目标在于超越象新浪网这样的门户网站,使它的影响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个目标或许并不遥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 博客多元化发展前景展望

成熟的博客应用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应该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互联网各项应用的“枢纽”,是互联网上展现个人力量的基本工具,体现个人智慧和个人价值的核心应用。未来的博客将集成各项互联网应用包括邮件、即时通信、论坛以及协同等功能以及各种社会网络功能,博客的应用将得以普及化,作为各类网站的补充功能和未来的基本功能。

博客的主体。博客最原初的意义就是一种技术日志,默认的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但是从视觉角度来说,屏幕更适合读图而不是读文字,但是文字博客的繁荣景象却让影像博客一直难望项背。承载信息的介质不光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在传达信息方面所达到的效果是文字所难以达到的,未来的博客,尤其是移动博客在技术上达到成熟而在实践中得以广泛推行的前提下,其主体将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乃至更加立体化的音频和视频文件都将成为博客发布的主体,当然,博客想要实现多媒体化最主要的条件应该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博客新技术使用的普遍化。在不远的将来,图片博客(fotolog)、音频博客(audioblog)乃至视频博客(videoblog)都可以基于日益进步的网络宽带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得以实现, 互联网将从窄带互联时代走向宽带互联时代,当下全球宽带用户大约1亿户,已经突破临界点,开始吸引主流消费者群体,从初始阶段步入快速成长期,近几年年增长率都将保持50%的高速增长幅度。另外,多媒体化的博客也将对博客的分众化和专业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博客的载体。“互联网已经从‘有线互联’发展到了‘无线互联’,以‘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互联为核心理念的移动互联网这两三年以来,已经从概念启蒙和模式摸索,逐渐开始建立起初步的市场。”[16]目前博客文章的发布仅仅局限于通过电脑终端连接到互联网从而实现对自己博客的编辑和更新,而“第五媒体”手机将成为新的博客发布载体:通过短信的形式发布文字内容、通过彩信的方式发布图片内容、通过语音信箱的方式发布音频博客的内容、通过即将大范围普及的手机摄影功能进行视频片断的制作然后发布到博客上,成为可以广泛共享的视频博客。就在不久之前的2004年12月3日,博客中国在短期的酝酿之后终于正式开通了“移动博客”(http://mo.blogchina.com),这标志着博客手机时代的来临。著名传播学者利文森曾预言,手机有朝一日将超越互联网,互联网会成为手机的副手。我们普通百姓用手机博客生活,必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可以通过连接到互联网上的手机进行编辑然后发送,它彻底解放了博客发表内容的硬件上的限制,没有必要非得坐在电脑前面去编辑更新自己的博客,同时,信息更新和扩散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从此以后,手机将成为报道新闻最强大的终端,其快速性将是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当时用手机拍的照片再配上简短的说明文字,通过博客托管中心发布到你自己的博客上从而与整个互联网的用户共享,这种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手机即将成为博客迈向更广阔的传播环境,实现更大范围传播的有效工具,而未来的博客将在新的载体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数亿台PC为终端的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世界,那么十多亿手机为终端的互联网又会是怎么样的世界?以手机为武器的移动博客又将如何改变互联网的面貌?手机短信(SMS)已经拯救了中国互联网,那么移动博客能否成为彩信(MMS)腾飞的驱动器?以PC为工具的博客(Blog)已经成为互联网最新热潮,那么移动博客将会如何重塑博客世界(blogosphere)?”[17]

博客的内容。博客发展早期人们对于博客形成的“网络日记”等狭隘的观念正得到逐步的转变,博客知识共享的内核正逐渐显露出来,而博客的分众化和专业化将更加使这一本质得以完美地体现。目前博客的专业化和分众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国外的诸多博客托管网站上都可以见到诸如战争博客(Warblog)、日记博客(Journalblog或Diaryblog),知识博客(KnowledgeLog、Klog、K-Blog)、新闻博客(Newsblogs)、专家博客(Punditblog)、技术博客(Techblog)、群体博客(Groupblog)、移动博客(Moblog)、视频博客(Videoblog)、音频博客(Audioblog)、图片博客(Fotolog)、法律博客(Blawg)、文摘博客(Digestblog)等等诸多分类,更方便了专业化的信息在更有针对性的范围内得以交流和共享,使博客的分众化更加细化。国内最大的博客托管网站也在博客的专业化方面做出了探索,从原来简单的科技、新知、生活三个版块扩展到现在的多元化多版块的综合性博客网站,主要版块包括博客中心、博客公社、博客论坛、科技频道、新知频道、生活频道、学生博客、教师博客、移动博客、群体博客、精品收藏、博客知识、博客周刊等等,强大的搜索引擎也更方便用户在短时间内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未来的博客将呈现更加专业化的趋势,博客托管中心也将更加呈现综合性,更具竞争力。

注释:
[1] 《申请教育部关于博客问题研究的课题文件》 方兴东
[2]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方兴东 王俊秀
[3] 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发言提纲《博客探讨》 方兴东
[4]“博客简史” 博客中国网 www.blogchina.com
[5] 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发言提纲《博客探讨》 方兴东
[6] 《博客塑造历史的五个里程碑》 方兴东 王俊秀
[7] 《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8] 《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9] 《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吴风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6月
[10]《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吴风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6月
[11]《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12]《博客塑造历史的五个里程碑》 方兴东 王俊秀
[13]《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14]“国内十大中文博客托管网站排行榜,博客中国排第一” 博客焦点
[15] 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发言提纲《博客探讨》 方兴东
[16]《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17]《移动博客不完全手册--专题》 博客中国 策划 李安科 方兴东
[18]《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吴风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6月
[19]《博客道德规范(blog's code of ethics)的倡议书》 方兴东 博客中国 www.blogchina.com 2003年11月16日
[20] 以上内容参考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生态环境》
[21]《申请教育部关于博客问题研究的课题文件》 方兴东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4级研究生
作者:吴琰 左天
文章来源:当代传播学术网 http://www.ddcbxj.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32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