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1日星期四

怪现象之博客2006:从全球第一到千万僵尸

当2006 年夏天的各个电视频道充斥着“抢老徐的沙发”的芯片厂商广告时,博客成为中国社会最流行的公共词语,尽管这个Web2.0概念早在 2002年底就被引入国内,但草根加名人的双重组合,让开博客成为一种没有动力推动的潮流。从韩寒“粉丝”围攻高晓松博客,到董路在博客帮黄健翔六问吴虹 飞,在一场场由博客引发的论战之外,看似热闹的中文博客环境实际上悄悄记录了2006年的很多社会现实。在近5000万的中文博客网页中,其实真正有效维 护的博客不超过15%。

1460家,这是2006年末中国内地博客服务商的数量,按照中文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发 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发展报告统计,截至11月3日,全球中文博客数量达到5230万,国内博客用户达到了1987万人。所以当国际博客专业搜索引擎 Technorati在今年5月份将徐静蕾的博客列为世界排名第一时,很多人条件反射般质疑Technorati统计角度和算法的权威性,但是曾经被称为 中国博客之父的方兴东并不惊讶,方兴东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徐静蕾的博客有来自29181个网站的45857个链接,第二名Boing Boing才有来自20223个网站的66219个链接。链接到徐静蕾博客的绝大多数是国内的博客网站。最根本的一点,徐静蕾在Technorati能够 获得第一,不是说徐静蕾的博客有多牛,而是说中国博客的数量和力量在全球有了极大的分量。”

那么中国博客的数量和力量到底有多强大 呢?“每天我们都有1亿次以上的点击率,在一年前新浪决定开博客的时候,很多人都执意评判我们改变了博客的规则,可现在看来一年前我对博客的态度并没有错 误。”已经是中国博客界头号服务提供商的新浪副总裁陈彤,依旧对一年来博客的中国化发展信誓旦旦。在他看来,博客改变了中国新闻门户信息来源的单一问题, 同时让公众的话语空间更加宽广了一些。来自博客们的消息和观点在默默地为原地踏步的中国互联网新闻补充弹药,一些原本在互联网新闻中难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消 息,则不少被悄悄伪装成了博客消息,以往某个新闻突发事件需要采访众多专家意见,也转变成为专业博客们脑筋激荡的新赛场。美国《商业周刊》也注意到了中国 互联网界的博客爆发,在他们看来,有兴趣在互联网上写博客的人代表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年轻人,甚至列举出博客揭露凯雷集团3.75亿美元收购徐工机械 85%股权交易的问题,以及哈根达斯的冰淇淋蛋糕分销商存在严重卫生问题等博客事件。

以往不同观点的当事人要产生碰撞,媒体的采访往 往成为双方对峙的传声筒,而博客在2006年恰恰直接缩短了交锋过程,在博客自留地上口水横飞,每个月在中文博客界都会出现一场场公众性的论战。与此同 时,中国的博客人群正在产生生态性的变化,不仅有像郑渊洁这样一直在《童话大王》上耕作自留地,开博客以后每天自言自语汇报行程的;也有诸多大小演艺明星 们为增加曝光率,根据自己档期需要借助博客炒作人气的;更有一些商业领袖们试图阐述自己的商业理想,让自己成为商业界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偶像,可却宁愿雇佣 职业写手顶替自己更新的。这些传统世界的焦点人物几乎占据了中国博客15%的流量,与此同时,剩下的85%可能真正在认真写的反而在影响力上成为默默无闻 的大多数。

新闻集团首席执行官鲁珀特·默多克在2005年7月18日动用5.8亿美元收购了MySpace.com,无疑对中国博客 界也产生了一些刺激,2005年底最后一批拿到风险投资的博客站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那些拜Web2.0概念如神明的互联网信仰者们又一次重提草根力量, 可目前中国博客服务商的席位排次现实却是腾讯QQ、新浪博客和微软MSN Spaces。如同那些整日写博客的草根们没有真正夺得网络话语权一样,本来寄托博客和Web2.0概念来颠覆传统门户网站的新商业力量也没有赢取多少利 益。全球读者们都在关注中国博客们有没有可能出现类似1998年1月17日德拉吉独家披露莱温斯基的可能,或者彻底打破传统信息传递方式的介质束缚,可博 客大人们却并没有创造出什么中国特色,那些看似活力十足的年轻一代似乎更热衷自我抒情和记录生活,就像MSN Spaces上全球流行的日记配照片一样,沉默的大多数依旧没有把握住绝对的话语权。而传统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们似乎又要保持一种独立性,仅有的几位尝试 者也在开博几个月后悄悄停止了更新。每个人固有的保守情绪和传统生活方式将很多人拉回了现实世界。没有多少人讨论《大讲堂与市集》思想直接给博客带来多少 理论借鉴,连最时髦的长尾理论也仅供互联网理论派们充当睡前读物。

如果与欧洲、北美和日本的博客群体相比,中国博客在数量上似乎占有 一定优势,尤其是在网民基数比率上,甚至这种数量比率优势要大于宽带互联网极端普及的韩国和英文网民庞大的印度,可中国博客的内容质量却并没有凸现出什么 文化和新闻优势。按照法国语言学者加尔斯·拉贡对世界博客的研究观点认为:“英语的强势位置在博客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突出,也许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的 博客精英,可这些精英往往因为语言瓶颈,以及单一语言内的博客筛选机制,最终被掩埋在互联网洪流中。”中文博客也明显受制于这条法则,疯狂的网民们热衷抢 占名人沙发,而真正有内涵的东西却仅在小圈子内流传。可以说在经历了2006全年的时间考验后,中国的博客界依旧没有形成有效的筛选机制,技术性的RSS 方法和Tag关键词都形同虚设,或者更趋原始的推荐性机制也往往要考虑诱惑网民的眼球,原本以群体力量崛起的博客陷入了互联网乌合之众的自渎怪圈。

当 《德国之声》搞的全球博客大奖不再能吊起中国网民的胃口,博客在经历了短短一年时间就已经不再是前卫与新鲜的源泉。在徐静蕾勇夺全球第一博客的排名之外, 中国博客沉默的大多数也暗含着危机。按照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估计,全球博客将在2007年达到数量的顶峰,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看热闹的人开 始慢慢厌倦这种方式,Gartner甚至估计全球目前约有两亿人暂停更新,博客僵尸成为一场全球流行的网络传染病。如果按照百度博客搜索的统计,内地的 1987万的博客人群,平均每个博客拥有2.6个博客站点,并且每个用户平均7.6天更新一次,一周内频繁更新的博客其实只有302万。可实际的现实数字 要夸张得多,僵尸博客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新景观。有谁能说清楚中国到底有多少真实的博客呢?几乎一半的中文博客都是在重复发布各种消息和见闻,42%的博 客文章更新都在500个汉字以内,更可怕的是很多不知名的小网站也推出类似的个人博客功能,可却并没有多少人去认认真真写,于是替人博客搬家和自动抓取成 为中国博客数量激增的源泉。在近5000万的中文博客网页中,真正有效维护的博客不超过15%,数千万的僵尸博客又一次让中文博客在数字上拿了全球第一。

布棉:2006互联网(2):性、录像带与视频网站

如果没有视频网站,会有后舍男生吗?如果没有youtube,会有巴士大叔吗?这2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如果没有张钰,古永锵的优酷依然还在“微视频”,或许他还可以质疑一下alexa排名的合理性。

每 个成功的网站后面都有一个或者数个辛酸的丑闻,后舍男生除外,后舍男生是视频网站兴起的既得利者,丑小鸭变成了可以代言百事,不过后舍男生出来的时候,也 是别人当作小丑来看,只是后舍男生心态很好,可以一丑到底,最后才有成功的机会。在巴士大叔流行的那个时间,香港市场出现了T恤、杯子等周边产品,但这似 乎是把快乐建立于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果在大陆有人把“潜规则”印在T恤上面,不知道有没有人敢穿呢?

在web2.0时代,丑闻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且越来越离奇,这是因为互联网真的平民化了,所以“‘you’才会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但却不属于中国

视频网站在中国就像千树万树梨花开,难怪有人认为“200多家YOUTUBE网站是06年最傻的事情”,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一个行业可以在短期内发展成数百家,这在“web1.0”时代是不可思议的,比当年地方信息港、地方门户网站还要疯狂。

200多个视频网站,不可能有200多个辛酸的丑闻来支持,所以大部分网站还是在忽悠,然后接着忽悠,在带宽、服务器、推广、人力成本的后面,可能是想忽悠别人,最后变成忽悠了自己。

风险投资在2005年底到2006年初在web2.0网站的投资很多,使得视频网站看到了希望,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网站上线,这种风潮在google收购youtube时达到了高潮。不过,大部分人没有注意到中国、外国的生存环境,被收购的机会在中国是很小的,无论web2.0网站有没有站队

在这个畸形的竞争背后,产生的都是畸形的内容,虽然说,UGC(用户贡献内容)是很美好的想法,但是,在200家网站竞争面前,同质化是必然的趋势,同质化的背后,是眼球的竞争,所以,放什么内容最能吸引眼球?那就似乎“低俗化”的内容,中国视频网站越低俗越有前途

视频网站的发展,我始终觉得会面临很多问题,例如“视频网站难过版权关”,还要面临门户的竞争,QQ、新浪都已经开始了视频频道,而且内容的版面跟youtube或者说全国大多数的视频网站没有任何区别。对于未来,很多视频网站都会讲一堆的计划,例如3G时代的视频,但实际上,别忘记了,开发的成本、运营的成本能不能使你捱到3G时代。

“今天你被潜规则了吗?”

“我有压力,你有压力,做咩挑衅我”

文章来源:牛死啦商业评论

布棉:2006互联网(1):流氓、流派与口水仗

2006年,互联网发生了什么?在不同的人眼中都有不同的观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图,有的人看到了全图,有的人看到了一个角。在布棉的眼中,2006年 的互联网也只是一个角而已,实际上,就是把2006年博客上写过的,自己关注的方面整理出来。从今天开始到月底,布棉将用自己的角度,描述互联网的 2006。

当你在安装一个共享软件的时候,被流氓插了20刀是什么感受?当你以为一个功能给被流氓顺奸的时候,你又是什么感受?

问感受,实际上就像问一个被强奸的受害者,你现在有什么感觉一样,根本就是一个不人道的问题。这种感受,也只能是发发博客,讨论海龟和土鳖更懂流氓而已。或许说,不能去问别人感受,而应该是问:“今天你被强奸了没?”可能获得更加多的共鸣。毕竟这年头,洁身自好的公司和全身而退的网民太少了。

2006年,似乎全中国都在声讨流氓软件,在年中童家威和他的中国缘对msn用户遍插用户无一人时, 这种声讨达到了高潮。在平时,你会相信无风不起浪,在中国,你要相信,借着一股声浪而举着一个口号偷偷干自己的事情的人、公司也不少。这也就是“浑水摸 鱼”,水越大,摸到的鱼也越大,而摸到的鱼越大,也可以侧面证明捕鱼的能力越强,尽管这是一条死鱼撞到脚边拣了个便宜而已。

一旦流氓都形成流派,一切事情就复杂了。于是,几大流氓、反流氓开始打架。当郭凡生、马云、周鸿祎象一群女人一样在骂街的时候,事情戏剧性了。一开始,是大家声讨流氓,例如很棒、猫扑、雅虎助手等都成为网友反扑的对象,后来,周鸿祎的奇虎系与马云的雅虎中国系开始了口水仗,在这场口水仗后面,是奇虎推出了360安全卫士。

在 这场口水仗的另外一端,反流氓软件联盟蠢蠢欲动,尽管被媒体、厂商质疑其动机和背景,但这个号称公益的联盟倒确实用很专业的媒体操作方式把几家流氓软件厂 商告上法庭,但最后却以很业余的证明方式在法庭上败诉,我曾经认为这种方式根本不是在反流氓,而是在帮助流氓通过法院判决来洗白自己。最后这个反流氓软件 联盟真的把“失败乃成功之母”当成了名言,成立了公司接受外界捐赠

实际上,无论其胜诉还是败诉,对于反流氓软件联盟来说,都是一个可以全身而退的方式,胜诉可以大张旗鼓,败诉则可以说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毕竟后面“有关部门”也出来公布了一个所谓的标准,然而,这个标准的制定却有一堆的流氓在里面,制定至今,流氓依然横行,网民照样被强奸。在这场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下面,反流氓软件联盟的成就也算是“昭著”。

在 布棉看来,现在是流氓混战的时代,就像在五代十国,谁会关注人民的生死?流氓混战实际上就是流氓联合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就是小国一律被兼并,大国之间的竞 争对整个国家建设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就跟在我国的某个特别行政区,当社会治安不断下降的时候,大老们只要商量一下社会治安立刻好转。

在流氓群体非常庞大互联网,现在其实是需要呼唤大流氓把小流氓给整死、整垮,这样的话,作为网民,以后只需要防备大流氓的明枪而不用惧怕小流氓的暗箭。

或许,你会觉得无奈,然而,除了无奈,你还有什么办法?难道靠“有关部门”?

文章来源:牛死啦商业评论

2007年1月10日星期三

博客网大型专题:2006“年度博客”:她

博客从2002年开端,到2006年,已经有四年多的发展历程。过去四年,是世界改变博客的四年。而从2006年开始,将迎来博客改变世界的四年。可以说,推动博客在中国发展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但是,在2006年,我们要选出“年度博客”,却实在是一项颇有挑战性的事情。

一周前,经过十多个大脑的一次次风暴,我们最终得到了心满意足的答案。2006年“年度博客”,非她莫属。这个人究竟是谁?答案就是“她”!也许,有了《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颁给“你”之后,这个结果有点少了新鲜。但是,仔细品味,就可以发现很多中国互联网韵味无穷的事情。一个“她”字很难概括中国博客世界的精彩,但是,回顾博客的发展历程,然后放眼互联网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一个“她”字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她”成为 2006年年度博客的当然之选。

2003年是木子美的文字推动了博客的大众化进程,博客世界文字的社会力量由此展开;然后是竹影青瞳的图片,让人们对博客世界图片的力量有了全新的感受。而2006年,是张钰的视频,推动了中国视频博客元年的到来,是张钰的“献身”大大缩短了中国视频博客全面大众化的进程。

越是压抑越是有互联网的张力,越是有博客的张力。在2006年,是一大批精英和草根的女性掀起远比男性博客更大的风浪,切入社会各个领域。这种“阴盛阳衰”,尤其是混杂着不少被主流界定为低俗和媚俗成分的风浪,写书了博客对社会的变革力量。这种方式也许不是我们赞赏的方式,也不是我们期许的方式。但是,事实上,不管是黑猫白猫,的确是这种风浪呈现了互联网的真实力量,也警示了博客世界的法治底线和道德底线。

博客网推出了年度博客,列出了影响2006年的60多位色彩缤纷的“她”。“她”的力量在互联网领域,在博客领域,凸现了远比男性更强烈的“力量”。这是中国互联网特殊的发展背景下,特殊的现象,需要社会、人文学界深入的关注和探讨。

博客网年度博客导语

2006年,博客网举办了第一届美女博客大赛。虽然此前各式各样的“全球博客大赛”、“中文博客大赛”已经让各大网站乱战在一团,但美女博客大赛还是清新的脱颖而出。活动的成功似乎预示着,2006年的博客世界终究属于美女,属于“她”。

在2006年的年底,“YOU”成为《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但这个结果并没有带给我们过多的惊讶。毕竟2.0技术背景下的个人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

回首2006,我们认为,“她”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中文博客当前的主人。

一方面,2006年,是中国“大国崛起”的一年,它的时代背景是入世5年后一个经济繁荣的强大版图,中国人在生活、思想、观念、情感领域飞速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女性身上越发引人关注。

“她”的中文博客属性是与中国人所奉行的传统道德观有一种内在的冲突。剥去“她”身上“娱乐”“时尚”的元素之后,一种离经叛道的个人本位的身体性,成为博客“她”世界的共同特征。

我们很难定义网络背景下美女的标准:

公交MM确实是个漂亮的姑娘,但用各个标准又能衡量芙蓉姐姐吗?

我们很难定义道德在网络中的规范问题:

张钰和饶颖,他们投身博客,也许这里是她最后一片倾诉的沃土。

而那些展示身体、展示财富、展示规则的张扬表现,不正是我们多少年来所欲求的吗?正是这种在传统舆论环境下压制过久的欲求,在2006年迸发出来,才夺取了我们太多的眼球。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和应用的扩散,让博客成为女性生活中一部分。新时代女性的个性张扬,在博客元素的上蔓延,描绘出这幅“她”主宰了博客世界的美丽景象。

我们相信:“她”将成为中国新人文运动的报春之花。

我们特意精心挑出了近60个“她”,并作了一个小调查。快快拿起你的鼠标,点出你心中的“她”!

http://fangxd.bokee.com/

网络盛典彰显网络文化 鼠标点红年度文化名人

三湘都市报-记者 李鹏

  本报讯日前,“新浪•奥康2006网络盛典”年度评选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与前两届相比,今年的网络盛典更强调贴近网民生活、彰显网络文化,今年风光无限的博客和集中反映网络生活的奖项都首次以单独类别的形式,与娱乐、体育、文教、财经、科技等传统类别并肩接受网民评选。据悉,本次评选将持续1个半月,最终于 2007年1月中旬正式揭晓结果,而此次网络盛典无处不体现着网络文化的碰撞和PK。

  传统文化网络路线

  
传统文化借助于网络平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从本次网络盛典的年度文化人物候选名单中即可见一斑。无论是凭借“草根说历史”方式走红的易中天,还是以浓郁湘西风情蜚声画坛的黄永玉,乃至因新锐诗歌引发极大争议的赵丽华,都是网络上点击率极高的大红人。其中,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2006年的诸多表现让不少网民都大跌眼镜:参与电视造星、公布武功秘籍、接受政府奖车、为联通放号开光助阵……在无数网民心中颇为神秘的中华传统武术开始披上商业化的外衣,而释永信也成了少林寺文化发展与商业经营的最大功臣,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对文化的另一种解读。

  颇为有趣的是,同样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自称是“非著名相声演员”的郭德纲则选择了一条颇为传统的道路:小剧场、长袍马褂、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多种艺术形式。正是对传统相声的坚持,郭德纲的幽默机智和多才多艺不仅征服了在场的观众,更让无数网民自发自愿地在网上为他做宣传。

  全民皆博 草根至上

  对于博客,曾有人批语“博客成为主流”。老徐博客的知名度自不待言,越来越多的娱记也开始从名人博客中寻找新闻线索,不过2006年新浪博客的更大成就却在于草根。单从此次网络盛典的奖项设置上即可看出,草根博客的风头颇有超过名人的势头,在博客类八项大奖中,只有1项“年度名人博客”是专门围绕徐静蕾、李亚鹏、伊能静等娱乐明星进行评选,剩下6项大奖都以草根博客为主角,极地阳光、非常真人、当年明月等平民博客的网络访问量大有与明星媲美之势头。

  在这个“全民皆博”时代,草根博客的兴起,让名人博客不再成为唯一主角,而草根博客能否真正超越名人博客,成为未来博客领域的主流趋势?目前下任何结论都还为时尚早。

“草根神话”正在延续

  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并被赋予“基层民众”的内涵。博客、社区等网络互动产品的飞速发展则恰恰提供了一个契机,赋予了草根们平等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借助网络,那些来自草根的话语不仅仅成为网友关注的对象,也成为影响众多其他媒体的民众力量。这在网站提供内容、用户被动接受的“只读式”时代,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广泛存在的草根大众来说,草根与精英之间的鸿沟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一下子缩减甚至消失,越来越多的新锐人物以草根的身份迅速成为关注焦点。自从千万草根博客“极地阳光”以及郭德纲、公交MM等草根明星的出现,互联网进入“个人时代”的偶然个案也成了必然现象,在这个崇尚个性,却又讲究流行的时代,内容丰富、展现自我的草根文化获得了滋养基因,在社会大众的自我思想、情感和利益的彼此碰撞中茁壮成长,并在网络空间留下历史的印记。

  博客在2006年的风光无限自不待言,草根们在网络中彰显个性,也追求认同、和谐地生存于整个网络社区中。博客圈已经成为网友的新宠,如高三家长博客圈已成为中国最有品牌的圈子之一,圈主蓝水怡也因此入围新浪22006网络盛典“年度草根博客”奖项提名。

  “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它所呈现的浓郁的网络草根色彩,也仅仅是一个开始。的确,当人们乐于在一个公平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当每个人既是内容的传播者又是内容的贡献者,一个不容忽视的草根式
神话已然崛起。

  如果说2005年是“博客启元年”,那么2006年应该是“博客勃起年”。然而与此番热闹景象不大相称的是,这一年里不断传出高晓松、池莉等名人纷纷“息博”退场,加上传言博客的顶梁柱徐静蕾搬家至“鲜花村”有另起炉灶之意,2006年似乎又可称之为名人的“息博年”。无数事实证明,惟有大众的才有生命力。博客的火爆、超女的走红就是如此。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2007年1月9日星期二

中东:回响在沉寂世界里的加沙的尖啼

原文链接:The Screams of Gaza Echo in a Silent World
作者:Naseem Tarawnah
翻译:Sweet and PipperL

四个月内,247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包括155位公务员和57名儿童;996人受伤,包括337名儿童。Naseem Tarawnah怀疑,从此世界将完全听不到加沙的哭喊声。

Al Falasteenyia呼唤阿拉伯世界进行反抗,而也门同时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尤其是考虑到阿拉伯世界对此无动于衷:

“……我们必须号召所有遭受伤害的族人——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穆斯林,每一个希望看见这件事得到终结的人——一直悲伤地关注新闻的你们,为了自己,请离开睡床,用任何东西,在每一个地方,组织警戒和反抗!”

如Haitham Sabbah所言,在这小小的狭长土地上所发生的其实是一场海啸般的灾难

午夜,一场屠杀在拜特汉诺镇发生:一整个家族在他们的睡梦中被屠杀……

Desert Peace觉得最近的拜特汉诺镇屠杀与Krystalnacht惊人地相似,难道历史在重演?

加沙的博客圈只有少数人发出声音,但Mona El-Farra每日发表的帖子让我们得以了解加沙的即时情况,包括贴出令人震惊的受伤的拜特汉诺镇儿童的照片。

同样,加沙的Adam Khalil有一夜间消失于世上的AA家十一位成员的名单,和受害者们令人心潮难平的罹难照

Naj说:“在对拜特汉诺镇的大规模袭击之后,我感到恐惧,但真想去看看这座不幸的城镇还剩下什么。”

有人要求对如此多的无辜平民丧生进行调查。Laila El-Haddad对听到的后悔、道歉和对调查的空口诺言感到恶心:

“STOP YOUR WAR不仅没道歉,还攻击我们。有这么多力量和热情献身给死亡、破坏、衰弱、窒息和侵占——却几乎没有谁致力于让它们停止。”

Laila向她的读者展示了一首Mahmoud Darwish的诗,这位诗人的作品常常清晰流畅地表达巴勒斯坦人的心声,抒发他们的感情。Um Khalil也对这些精确描述了拜特汉诺镇屠杀场景的照片用诗歌形式发表了评论。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似乎正适用于这场悲剧:

“麦克白谋杀了睡眠.那无辜的睡眠,忧虑的乱丝交织在一起的睡眠,是寻常日子里的死亡,是劳累已极者的沐浴,是治愈受伤心灵的药膏,是大自然的第二道菜肴,是生命筵席上的主要营养。”(第二幕,第二场)

与此同时,在Balata,从二次起义(译注:可参阅《关于巴以冲突,你不可不知的几件事》)到现在已经有约350名受难者死去的难民营,Katie Miranada试 着完成一幅纪念这些牺牲者的壁画。然而这个计划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以色列占领军(Israeli Occupational Forces, IOF)和他们遍布整营的恐怖统治。这艺术进行到一位名为亚伯拉罕的16岁少年,一位试图保护他的兄弟,而被以色列狙击手射杀的手无寸铁的少年。

“当我完成这幅壁画时,我拍到某些年轻孩子正张贴新殉难者亚伯拉罕的海报。我意识到照片里的他就是某一个之前看着我的壁画的孩子。他问我是否看到某人,我回答说没有,他就离开了。现在他已经过世。”


Photo: Courtesy of Katie Miranda

看来年龄对以色列而言无关紧要。占领区里一个2岁大,出生于以色列监狱的 Aiysha (阿拉伯语意为“生命”)被释放到他父亲的管护之下,此时他母亲仍然处于“管理拘留”的状态,意味着技术上来说没有指控也没有审判,只有更多微不足道的考虑。

在其它领域中,当Ibrahim Oweis搜寻着 flickr 里 “巴勒斯坦”的图片时,出现了名为AnomalousNYC的人和他的小小专案。这计划主要是用其它人的巴勒斯坦照片和海报去修改变造产生新的图和海报。这里是一些值得去看看的收藏。Ibrahim 近期内也会开始他自己的项目。

伊朗: 部落客看萨达姆 候赛因之死

原文: The Iranian Blogestan on Saddam Hussein’s death
作者: Hamid Tehrani
译者: Leonard
校对: PipperL

部分伊朗部落客讨论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 候赛因(Saddam Hussein)之死,也回想起两伊战争

Alpar认为2006年对独裁者而言运气不佳,他说周一新闻标题可能是:“新年伊始 少了四个独裁者”,Alpar也写道伊朗人民将庆贺萨达姆 候赛因之死,不过伊朗政府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也提醒读者有关两伊战争受难者、难民及其他[Fa],他也提出以下问题:海珊之死会让我们的独裁者得到教训吗?伊拉克民众究竟如何看待此事?海珊可曾想过他会以如此屈辱方式死去?

Haji Washington刊出一篇文章题为“怪兽之死”,他观察到在美国电视频道画面里,海珊都与阿拉伯领袖一同入镜,但美国前国防部长伦斯斐(Donald Rumsfeld)于两伊战争期间访问伊拉克,也曾与萨达姆 候赛因并肩,但电视台却未播放这段画面[Fa] 。

Shabnameh表示萨达姆 候赛因一直都想成为英雄,而且死得像是英雄一般。但其实萨达姆 候赛因未来将列属于历史的阴暗面,而且Shabnameh认为杀掉独裁者并未解决问题,独裁者会死,但独裁制度仍在,他希望或许部分曾受萨达姆 候赛因压迫者今天能感到快乐[Fa]。

Mattati说“今天有个等同于撒旦的人死了,这个人曾杀害我们数名亲友”,他不禁想问独裁者们会藉此得到教训吗?[Fa]

Rozmaregiha说萨达姆 候赛因已死,我们也应该将过去卅年独裁遗留下来的事物一并掩埋,他认为:“现在该由伊拉克人民动笔写下历史新页”[Fa]。

孟加拉:大屠杀记忆与胜战日庆祝

原文:Bangladesh: Remembering genocide and celebrating victory day
作者:Rezwan
翻译:Leonard
校对:Portnoy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别的日子,例如孟加拉的12月16日,Drishtipat还记得35年前的这天,孟加拉正式独立,《时代》杂志在1971年12月20日称之为“孟加拉浴血诞生

若各位有些人不清楚当时背景,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部落格名)的部落客Mash讲述了孟加拉解放战争史,以及巴基斯坦军队对当地造成的创伤:

“孟加拉在1971年仍称为东巴基斯坦,这是英国在1947年所遗留下来的畸形产物,当时的南亚大陆上有西巴基斯坦和东巴 基斯坦,同属巴基斯坦领土,两地之间则有广大印度领土隔开,巴基斯坦两地语言及文化皆相异,国内虽然以东巴基斯坦人口较多,但在经济与政治上却受西巴基斯 坦人剥削与压迫,东巴斯坦人若是说出孟加拉语、信仰印度教或从伊斯兰教改信印度教,都会遭政府惩处,‘巴基斯坦’(Pakistan)一词直译为‘纯净之地’,他们无法对孟加拉人容忍或宽容,因为孟加拉人不是‘纯净的’穆斯林。

1971年3月25日,巴基斯坦军队发动‘探照灯任务’(Operation Searchlight),要消灭东巴基斯坦的人民联盟及其支持者,目标要‘粉碎’孟加拉人的意志。”

巴基斯坦军队当时在孟加拉屠杀300万人、强暴40000女子、焚毁数百村庄、虐杀知识份子,也是全球史上极严重的一场屠杀

巴基斯坦总统亚赫亚汗(Yahya Khan)曾说:“杀掉300万人,其他人就会自动互相残杀灭亡。”

然而美国政府却支持巴基斯坦政府作为,1971年4月6日,美国驻达卡外交官布拉德(Archer Blood)发出知名的“布拉德电讯”,由29名美国官员联名反对美方对巴基斯坦政策态度,由于布拉德对尼克森(Richard Nixon)与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有异议,美国旋即召回布拉德,但数百万孟加拉人至今仍将他视为英雄。

数百万孟加拉人在暴力威胁下逃往邻国印度,美国支持和平的民众也不同于政府姿态,创设“美国支持孟加拉论坛”,并于1971年11月20日在纽约圣 乔治教堂举办吟诗会,出席诗人包括金斯堡(Allen Ginsberg)、欧洛斯基(Peter Orlovski)、桑德斯(Ed
Sanders)等人,金斯堡朗读知名诗作<九月,杰斯洛路上>,诗中描述难民生活之苦。

1971年8月1日,哈里森(George Harrison)与香卡(Ravi Shankar)举办“演唱会 为孟加拉”,地点就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共有40万人参加,他们希望藉此提高世人对孟加拉的关注,也为难民募款。

孟加拉的自由斗士不断与巴基斯坦军对抗,印度不但收容难民,也协助自由斗士们奋战。

1971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军宣布投降,全世界见证孟加拉浴血诞生。

Drishtipat也记得

我们在12月16日充满了庆祝气氛,之后却蒙上一层阴影,人们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千人冢,最令人震惊的地点是Rayer Bazaar,国内最佳的医师、教授、语言学家、科学家成了一具具开膛剖肚的冰冷尸体。

解放战争博物馆网站有众多线上记录可供查阅。

孟加拉以庆典方式庆祝这一天,Back to Bangladesh张贴许多图片,展现国民对国旗感到多么骄傲。

Ershad Ahmed有更多照片记录当天的庆祝活动。

Angelmorn希望孟加拉人能受解放战争英雄启发。

Conversations with an optimist的Farhan记得在解放战争中,多少平民揭竿成为自由斗士,为国家贡献良多,也呼吁孟加拉部落客无论在何时都要尽力发声。

孟加拉解放战争确实是许多孟加拉人的心灵力量来源。

阿拉伯:一位在多伦多的阿拉伯人以及阿拉伯文化

原文:Arabisc: An Arab in Toronto and Arabs and Civilisation
作者:Amira Al Hussaini
翻译:yourpapa
校对:Portnoy

部落客 依米拉提 奥萨玛(Emirati Osama),目前居住在北美洲,一块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小布希执政下进入的土地。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机会进到这块领土。几年前,当我在国外念书持学生签证要来美国拜访亲戚时,因为911 攻击事件,美国海关打了我回票。在那场攻击事件之后,所有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从此被打入美国的黑名单。从那天起,我发誓只要这个国家还是被那个狂人(小布 希)统治着,自己再也不踏上这块土地。”他如此说道。

然而,因为一次商业旅程,他来到了多伦多。在这里他开始享受多元化的社会体制并开始学习适应这里寒冷的冬天。
“因为曾经在欧洲生活超过五年,我还以为自己早已经适应了寒冷气候.直到来加拿大后我才发现这里的冷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很高兴自己能够早些来到这里适应这里的天气,因为在出发前我早已听说这里可以冷到零下20度!”他补充了几句。

从一趟加拿大之旅,让我们将视线转移到一场在埃及的部落客聚会。在这里姗席丹(Shannseddeen)纪录了非常个人却贴近真实的

观察:“遭透的道路以及糟糕的清真寺女用祈祷室”

依据提示,要到达地点,姗席丹和另一位部落客必须先搭乘地铁再转乘巴士。

“当我们一下地铁后,如潮水般的人群几乎把所有我们可能搭乘的巴士给占住了。一如往常般,没有等到情况好转,我们选择步行–为了维持我们的尊严”她解释道。

但这也不是一趟愉快的步行,她这么形容:”这条路甚至连车子都不应该走在上面”

在途中,她们在一间清真寺停下来祈祷,但即使是在这里的女用祈祷室也没有赢得她们的青睐。

“我们决定要到附近的一间清真寺祈祷,不幸的是,那个地方由内弥漫出的可怕气味将我仅存的一点力气也给用尽了。而在这里的女用祈祷室则是完全的被忽略了–小到令人怀疑是否为了装饰这座清真寺而存在的”她如此说道。

于此同时,突尼西亚的部落客 默汉.麻旺.马达(Mohanned Marwan Maddah) 写下了自己对今日阿拉伯人的深刻见解,并对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依照马达的说法, 阿拉伯人分成以下几种类型:想像自己还活在过去光辉年代的人们 /对自身背景加以否定的人 / 全然西化的人们 (当然,这些只是少数)

他写到:

“那些还活在过去的人们,他们似乎忘了所谓阿拉伯人的光辉老早就不存在了。他们说着关于阿拉伯文明的辉煌年 代好像那是现在的事情一样。对于这些人我只能说:我们都自豪于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曾经为过去那个遭黑暗吞噬的世界带来光芒。但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如今 处在一个悲惨的现况中。如果我们不思改变,可以预见的只是一个更为悲惨的未来罢了。回想过往当然是一件好事。 因为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当然也就没办法期待未来…而同样重要的就是从过去我们已学到的教训作为建立美好未来的基础”

在评论完所有类型的人们后,马达将特别的赞扬留给那些默默努力工作的人们。

“在所有类型的人们当中,默默努力耕耘的这群人该算是最少的了。这些人相信唯有透过勤奋和研究可以将阿拉伯人 提升到另一个层次。他们不计代价的努力付出证明了阿拉伯人能力的优秀。我们所有的希望都系在这群人手上,而我们的未来则须依靠在他们的肩膀。对于这些人我 要说:让我们手牵手 心连心 建立一个美丽的未来,我们最终将达致我们的理想,愿阿拉祝福”。他如此说道。

ad pic

我们最后来到了约旦。塔拉辛(Talasim)每天都张贴了许多好玩的连结图片。今天则是一幅广告图片,写道”待售: 火箭一枚,七零年代模型,古典,香槟色,附皮质坐椅及自动门窗。”

可惜的是,帅气的火箭没有附上标价!

波兰的脉动:“过去这一年…”

2007 from our window -by Jordan

波兰的部落客正逢佳节放假。卡在家人以及成吨的食物之间(两者都是圣诞节必备),有的部落客只写了新年新希望,很多人连写都懒得写。

从那些有持续更新的部落格当中,可发现有许多人都患了“概括重述症”。这种像是某种忧郁症的疾病,每逢年末就会特别猖獗。部落格社群成员显露出的主要症状大概为想要总结,以及评价过去以来的十二个月。

几乎每篇文章的开头都是“过去这一年…”

沙龙24(Salon24)的几位部落客(有关Salon24后续的报导会再谈)似乎在比赛谁总结的最好。该部落格的主持人,伊格尔(Igor Janke),在他的Janke Post文中表示2006是失落的一年(PL):

今年公共领域方面的表现让人失望。几次选举过后,我跟数百万波兰人一样,期待能有伟大的复兴。我仰赖卡钦斯基
(Jaroslaw Kaczynski,波兰总理)、塔司克(Donald Tusk),以及他们的政党。然而他们都浪费了大好机会。或许PiS没有众人预测中做得那们糟,他们的确做了些许改革。但他们也把(民粹的)盖尔帝赫 (Giertych)纳入了政府。他们纳入了阻止私有化的亚辛斯基部长跟什么都没做的佛特佳部长。他们跟Lepper以及他那可悲的团队立下协议,然后又 毁弃,接着又重新立下协议。政治不协调的程度简直无法估计。尽管感谢老天爷,经济方面还不错,我依旧感到失望。这些政客应该努力突破过往僵局,但是他们并 没有达到我的期望,远远不如。

他的客人-Widziane z pozycji siedzacej 的Adam Pietrasiewicz被迫坦承:“我并不对2006年感到失落”(PL):

伊格尔先生正在抱怨他今年又感到失望了,从他的文章里可得知,他过去每年也都这么失望。即使是因为那些什么都没作的政客– 当然,也正是因为他们什么都没作。我不知道你怎么会说:“但他们保证一切会改善…”;他们每个政客都这么保证的啊!这就是民主,你得先做些承诺,然后才能 当选,接着许选举代表人会按照他所仰赖的那些人的需要去做事,而这些人绝非一般选民,起码在波兰的制度中不是这样。我过去曾经住在一个国家,在那儿你可以 直接投票给特定一位候选人,尽管制度依旧腐败,但是还是比我们现在好多了。每次选举,我都会在纸上写下一个人的名字,然后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我通常已经 与这个人熟识了。在我们的体制里,先别提真的去认识选举代表人好了,根本没人敢说自己知道自己的选举代表人的姓名,没人敢说,就是一个都没有。我们的选举 制度太差劲了,我在回到波兰之后才这么觉得,所以我不参与,我不投票,因为根本没有意义。所以我也不会像伊格尔先生一样感到失落。

Fragles这次开放了他的网站给另一位叫做Matka Kurka的部落客,并且引用了他先前在一个论坛发表的激昂论点

今年很特别,跟过去十七年来都不同。这是十七年来首次有国会议员宣称波兰的王是耶稣基督。你可以在警察局叫披萨或是计程车。这一切都由一个(像是开玩笑地)叫做法律与正义的政党开始的活动所展开,而这个活动有个很优雅的名字,“言必行,行必果”。

“十七年”是引用自上一次 Jaroslaw Kaczynski 的言论。Puchatek 也说

总理先生告诉我们过去这一年是十七年来最好的一年,波兰日渐强大,人民越来越富裕,外交政策非常成功,而大致来说,一切都 棒极了。Puchatek想多增加一点,那就是今年我们度过了特别美丽的假期,干净的雪笼罩一半的国土,孩子们在外头玩雪橇,松鼠在树顶唱颂歌。当然,还 有土拨鼠在打包

Elenoir(Moje sluszne poglady na wszystko)抱怨这许多评论、排名、以及看都看不完的总结,另外还加上了她自己的说法:

很难从过去一年的政治或经济表现里找到任何正面之处。有些跟运动(排球)相关的美好回忆,就这样了。差劲之处我倒是可以从现在开始列到明天早上。把这一年称作是改革以来最好的一年实在是疯了。预测未来会如何演变也不容易,但是,就如你们所知道的,税会涨,人会死,另外我也认为当前的政治联盟会持续稳定局面–既然连录音带丑闻都无法破坏这联盟的话…

Jah预测了2007(PL):

海珊已经被绞死了,但也不会让伊拉克回覆常态,完全不可能。阿富汗大概也差不多。新年过后,波兰士兵在那儿会很惨;没人能否认塔利班已经越来越强大了。

最后,Galba与波兰的杂志比赛,提供了他自己选出的年度风云人物,被提名的有:

新年第一天应该就会揭晓答案。

以上就是波兰部落格圈的最新动态,下次见啰!Do widzenia i powodzenia!

文章来源:全球之声

新加坡: 2006年新加坡的新媒体政治

原文: Singapore: The politics of Singapore’s new media in 2006
作者: Preetam Rai
译者: dreamf

Gerald Giam(透过theory.isthereason.com)观察了新加坡2006年的新媒体与市民新闻发展的重点,他指出,“政府对网路管制的‘轻轻碰触’,可能是使许多新加坡民众敢于在部落格、播客及影音播送等媒体中,讨论、并推进政治边界的原因之一。”

Gerald Giam指出2006年是新加坡新媒体与市民新闻发展的标竿年,“政府对网路管制的‘轻轻碰触’,可能是使许多新加坡民众敢于在部落格、播客(podcast)及影音播送(vodcast)等媒体中,讨论、并推进政治边界的原因之一。”

其实随便一篇文章都能发现,新加坡过去有太多新媒体在发展,然而这篇文章将点出新加坡几个较具代表性的事件,当然这些事件是由充斥新媒体发展的现象所驱动。

选举播客与影音播送

在五月大选的那个礼拜,资讯、传播与艺术部长(Senior Minister of State fo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Balaji Sadasivan宣布禁止具明显政治目的的播客与影音播送,这项改变很 明显是要回应新加坡民主党(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 ,SDP)的计划,新加坡民主党企图在其网站放置更多的声音与影像档,以触及更多选民,突破主流媒体遭政府控制的困境。在资讯、传播与艺术部(MICA) 完成这项宣布后,新加坡民主党除了服从别无选择,他们很勉强地从网站移除播客,但他们也发动了抗议

不过政府的这个举动并不能阻止某些网路公民将许多政治游行影像上 传到他们的部落格上,这些民众用手机录下、发表到部落格上的影像,几乎全都是反对党的游行,尤其是工人党(Workers’ Party, WP)的游行,这些部落客也在征求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 ,PAP,译按:新加坡执政党)的影片,但拍摄者不够多,使得影片也不足。

有些人好奇为什么政府没有扫除这些网站,可能的理由就是,由于政府认为一般大众缺乏这些网站的知识,因而毫无威胁性,他们也不会因此少掉太多票,让政府相当安心,政策研究机构(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PS)的选后调查结果更加强了政府的这种安定感。政策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指出,只有33%的新加坡民众-特别是年轻人-认为网路是型塑他们投票意愿的重要因素。

mrbrown的崛起

在选举期间,新加坡最有名的部落客mrbrown因为他放纵、有趣的“Tur kwa” 播客一炮而红,这是一系列“非政治播客”(也就是政府所说的“具明显政治意图”)的其中一部分,内容为一名食物摊贩老板与顾客对修补秩序的争论,暗讽人民 行动党对工人党候选人James Gomez的妖魔化(demonising),人民行动党宣称James Gomez并未正确缴交他的竞选文件,还将过错推给选举机构。

mrbrown关于新加坡考试与成绩的next podcast也 一样好笑,里面两个小孩在比较彼此的分数,辩论一个学生的成绩如果拿到满分的66.6%,是不是真的“考得很好”,因为他们的老师这么说。主流媒体大力宣 传人民行动党拿下66.6%票数的胜利,就好像接到必须彻底执行的命令一样。他同时透过剪辑声音来讽刺人民行动党与其反对党的其他政客。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PM Lee)在建国纪念日演说中,错误地形容了mrbrown“Tur kwa”播客的特征,他以“mee siam mai hum”一词形容mrbrown的节目是“辛辣的言论”,但许多新加坡民众马上就抓出他这个形容的语病,因为这种大众马来食物“mee siam”(译按:马来人煮面的一种口味)后面从来不会加“hum”(杂草)这个字,李显龙的媒体祕书稍后澄清表示,李显龙本来是要说“laksa mai hum”(译按:马来西亚华人常用的闽南语,“咖哩粉”之意),不过这反倒成了mrbrown另一个挖苦的范例,他称另一个播客节目为“A hum-less podcast”(没有“hum”的节目),将李显龙的出丑事迹配上容易记住的曲调,这支曲调被广为下载流传,有些人甚至还用它来当手机铃声,而政府为了 保持“不插手”网路的承诺,并未作出任何回应,即使有传闻指出某些官员将对这些不敬的嘲笑采取行动。

虽然mrbrown的知名度很高,但很不幸地,他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出界”(out-of-bounds)的标志。他自去年6月30日起,为今日报(TODAY)撰写专栏,虽然是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批评政府,不过选后批评政府的代价越来越高,S’poreans are fed, up with progress一文让资讯、传播与艺术部作出了严厉的回应,认为这篇文章“扭曲事实”。更让许多新加坡民众惊愕的是,资讯、传播与艺术部指控mrbrown是涉及政治的“政党打手”(partisan player),并宣布“新加坡记者或报纸的角色并不是拥护一个议题、政治造势或反对政府”,政府的主要论点是,比起过去在他阅听人较为受限的部落格中发表意见,-mrbrown现在的意见是在主流媒体间流通

无视于网民抗争的怒吼,今日报立刻开除mrbrown(他们有些人穿着棕色衣服聚集在市政府捷运站前,用行动声援mrbrown,并抗议今日报将他免职),谢天谢地,政府并没有对mrbrown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他的播客每个礼拜也持续吸引越来越多的听众。

在国会大楼里的Talking Cock

“在国会大楼里的Talking Cock”事件几乎是完全透过网路上的病毒式行销将讯息发送出去,那是由8月24日在旧国会大楼的表演拼凑而成的直立式漫画,大部分的作品都被抓下来,转放到YouTube和其他网站去,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大概是Ruby Pan和Hossan Leong,Ruby Pan利用不同的新加坡重音来产生不同语调的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这可让她的听众开怀大笑。

Hossan Leong用他相当在地的口音将Billy Joel的“We Didn’t Start the Fire”翻唱成“We live in Singapura”(译按:Singapura是由梵文“狮子城”衍伸而来,指的就是新加坡),叙述了从Sang Nila Utama(译按:一位苏门答腊王子Sang Nila Utama初次踏上新加坡岛)至今的新加坡历史,他的口音也让不少听众喷饭。

这些新奇、市民导向的事件不仅展现出新加坡民众惊人的艺术天赋,更重要的意义是,虽然新加坡历史很短,却用有独特而活跃的文化,这些事件成功地让新加坡人嘲笑自己,也屏除了政治的歧异,庆祝他们独有的“新加坡性”(Singaporean-ness)。

Wee Shu Min事件

Wee Shu Min这 名“菁英”少女于十月间因为新加坡让她出名了,当时她正在网路上对着她认为是个正在发牢骚的中年新加坡人,傲慢地夸夸其谈,结果没想到几天后 Technorati 搜寻排行榜中的第一名竟然就是她的名字,而且全是尖刻的批评,当海峡时报记者Ken Kwek报导这个网路上的战争后,这个事件开始出现在主流媒体上,日后还在报纸的文章与评论中出现好几次,国会议员Wee Siew Kim还得为了他女儿的过失道歉两次,第二次的道歉是因为在他第一次的声明中“没有道歉”。

新加坡民众对这种轻蔑言论的反应强度是无庸置疑的,如果一个政客盲目到无法看见新加坡日渐分化的阶级,这位“精英”父亲和女儿两人成为“最佳典范”。

部落客的自律

一篇由部落客Dharmendra Yadav撰写、关于部落客该自律的文章,十二月出现在今日报上,这篇文章造成部落圈对于部落客该如何自律的辩论,并发展出部落客间的伦理守则,许多人撰写文章回应表示赞成反对,虽然大家都承认要以理性为前提,但大多数网民必定会反对规制网路平台言论的规定或伦理守则,因为有些新加坡人将这个平台视为新加坡境内“真正自由言论的最后基石”。

政党对网路的使用

在过去的日子里,新加坡反对党尝试了许多使用网路宣传讯息的方法,新加坡境内三大反对党之一的新加坡民主党似乎是最渴望网路的,新加坡民主党定期在它的网站上出版针对不同议题的文章与意见,另一方面,工人党一面在网路空间中维持一定的知名度,一面也密集使用网路,将它的触角伸到更多选民身上。事实上,工人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讨论如何将影响力扩及更多民众时,已经有两位成员因为网路上的评论与党内高层不合而离职

外交部长George Yeo是首位定期写部落格的内阁部长,他时常写出一些令人惊艳、坦白而极具洞见的文章,他的文章素材大多是他和国外领袖互动的情形。人民行动党的P65 MPs(用以代表新加坡独立后国会议员的用语)刚开始写部落格时,撰写的题材都是多数网民不感兴趣的草根活动,还曾引来讪笑,但藉由即时发表国会演讲与人民行动党记者会讯息,他们使用网路宣传的技巧甚至比最大反对党-工人党-快了一步。

政府意识到新媒体

在八月建国纪念日的演说中,总理李显龙花了25分钟在描述数位媒体将如何改变新加坡,他坦承新媒体将改变社会结构,而传统媒体已经遭到包围,无力继续维持其读者或观众,在特别提出几个市民导向的新媒体初步发展时,还点出几个以讽刺政治为主的网站,其中包括TalkingCock,甚而赞扬它“有几个笑话还不错”,这让许多人感到惊讶。TalkingCock这个网站是由漫画家与影片制作人Colin Goh设立的,在李显龙特别提起的当天,它回应的头条看似极端厌恶,“显龙!在你特别提起之后,TalkingCock流量大降”(Seow Leow! TalkingCock Suffers Shrinkage, Street Cred Loss, After Rally Mention),不过这当然是假的,因为在那场演讲之后,TalkingCock的浏览量大幅上升。

李显龙同时透露对网路毫无管制的不信任,他指出,“如果你在海峡时报(Straits Times)或亚洲新闻网(Channel NewsAsia, CNA)读到某些东西,你必须知道那是真的”,不像TalkingCock上呈现的东西。他警告新加坡民众要对网路的东西“保持怀疑”,不要相信他们独到的所有东西,就像“在网路上流通的事物有一半是事实、另一半不是,但你无法得知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许多网民认为李显龙的比较很不公平,因为他们知道TalkingCock只是个谣言网站,TalkingCock也从来没有宣称它是个适当的新闻报导来源,且海峡时报与亚洲新闻网的立场总是偏向政府。

李显龙没有提到许多其他客观而独立的政治议题辩论部落格,不过他特别指出政府已经准备制定法律,这些法律将规范在选举期间,人们对播客与政治影片的运用,让法律能跟上数位时代的脚步。

为了因应这些趋势,政府在资讯、传播与艺术部底下的公共传播部门成立一个新单位,称为“新媒体”小组,为政府制定网路的公共传播策略,并监控网路上的声音,政府同时修订刑法,修改条文中明确地点名若在网路平台上构成毁谤行为,该如何处理。

STOMP与市民新闻

七月间,网路业者SPH发表新的入口网站“STOMP”(Straits Times Online Mobile Print,海峡时报线上版,译按:连结失效,相关介绍请看这里),由海峡时报编辑Han Fook Kwang执笔,“提供读者如何表达自己、靠自己与报纸互动的方法”。

当海峡时报大力宣传这个“市民新闻”的做法时,曾任海峡时报记者、现于学院任职的Cherian George浇了海峡时报一盆冷水,他在他的部落格中指出,“我 不认为STOMP是种市民新闻,它将公民视为‘随手可得的物品’(it puts the public on tap),却没有将公民摆在第一位(not on top),它只是引介读者更多与传统新闻学互动的技巧,但市民新闻应该是指公民的‘议题设定’(agenda-setting)能力,由市民记者自行判断 该问哪些问题、该追逐哪些议题,不该只是让公民发问后,静静等待主流媒体决定要回答哪些问题。”

展望2007年趋势

只要政府不压制,新媒体的正面发展应该能在2007年持续发酵,越来越多不同背景的新加坡民众,开始利用部落格、网路论坛、播客及影像传送这些新媒 体进行 阅读、写作或评论。网路上的多元观点将持续增加,尽管网路的言论依然不成比例地在反对建立相关规范,但2007年网民对右派的看法或许会有稍微的改变,因 为会有更多与国家机器连结的民众上网反驳右派的声音。

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新加坡民众能加入部落圈,让部落圈更显热络,直到拥有足以与传统媒体相抗衡的另类媒体可信度。

文章来源:全球之声

2007年1月8日星期一

浅议博客现象及其多元化发展前景

摘要:博客现象是在网络传播急速发展的今天顺应时势而出现的一种网络日志形式的个人传播手段,主要特点在于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传播方式从社会传播到个人传播的转变,内容是个人化的,写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个人到个人的传播方式极大拓宽了网络作为一种媒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传播理念和方式。博客无疑将成为未来网络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发展的前景也是多元化的,其主体将突破文字的形式而转向传播效果更立体化的多媒体;其载体将不仅仅局限于电脑终端和博客网站,“第五媒体”手机将成为博客迈向更广阔的传播环境,实现更大范围传播的有效工具;其内容将呈现更加分众化的趋势,使传播更具有针对性。主题词:博客,个人传播,主体,载体,内容。

博客是近两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概念,在经历了短期的成长与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网络力量席卷而来,而整个社会对于博客的理解却不见得完整而客观,甚至有许多偏差。有人认为,博客就是网上日记;有人认为博客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论坛;更有人认为博客似乎和网络色情有点什么关系,因为那个在网上发布自己性爱日记的“木子美”就是以博客形式来进行的。那么,博客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博客是一种媒介,一个跋涉在网络时代为传播自由和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贡献力量的先驱,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也许人们并不了解,1998年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性绯闻、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2002年美国多数党领袖洛特下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纽约时报》丑闻等大事都与博客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
那么,就让我们走近博客,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一、博客的概况及历史
“博客”(Blog 或 Weblog) 是目前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新应用之一,名称源于“Web Log”,这是“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

广义的“博客”是指让任何网民在遵守网络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都可以独立申请注册帐号的,对外开放的个人信息空间,从而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维护以及信息的发布和更新。网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双向互动、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集成互联网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知识,或者将个人生活空间的私人经历与情感加以及时记录并随时更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同时也能实现博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深度的交流与沟通。佩姬·努南把博客描述为“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的言论网站”;Pyra公司(著名网络出版软件开发公司,正是此公司出品了最流行最有影响的博客软件Blogger)创始人之一Evan Williams关于博客的定义非常简洁:“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而后来继续演化,更规范更明晰的形式界定为: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必须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1]

狭义的“博客”指通过自己的博客进行信息发布更新并与他人进行互动共享的网民,与“黑客”、“红客”、“闪客”等指代身份与工作内容的名词相对照,我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的创始人方兴东在〈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中将博客称为“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说,“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他们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2]

博客不等于个人日记和个人网站,但博客可以是个人媒体、个人网络导航和个人搜索引擎。博客精神的核心并不是自娱自乐,甚至不是个人表达自由,相反,而是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个人日记和个人网站主要表现的还是“小我”,而博客表现的是“大我”。因此,所有博客网站中,真正表达作者个人的内容非常有限,最多只是点缀,而不像个人网站那样是核心。[3]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主要表达个人思想,不是主要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博客们以信息的搜集和信息的发布为己任,以通过互联网载体建立一个庞大而指向精确的、彼此都能受益的系统知识信息网为目标,试图通过展示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形成一种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使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我们在精神世界中充实自己的头脑,完美秉性与人格的新的平台。

博客现象肇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博客从其理念的诞生一直到发展得如火如荼,其间经历了多次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这些转变是在网络媒体大发展的环境下实现的,具有其必然性。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博客在国外和国内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1993年6月,可追溯的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出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新兴的网站索引,开始有了博客的雏形。1994年1月,Justin Hall开办了个人网页“Justin's Home Page”,虽然里面收集的主要是黑社会性质的各种地下秘密的链接,但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开始出版Scripting News,同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已经出现的有评论和链接,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开始出版网站peterme.com,1999年,他最先使用“blog”来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从1999年4月开始,Jorn Barger和Dave Winer针对谁是博客之父的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和斗争,这说明博客已经成为了一种为广大网民和网络潜规则所承认的新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的方式。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发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为目录创建的事实工具。2001年9月11日,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发生,纽约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许多重要信息以及目击者、幸存者以及死难者家属对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自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博客的发展要比国外稍微晚一些,但拥有7950万网民的中国(2003年12月31日统计)有着让博客扎根和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博客已经成为了许多网民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此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

孙坚华的“新媒体观察”、网易的个人主页、台湾的明日报个人新闻台等平台可以称为国内博客的前身。2000年1月,台湾阿坚发表文章《网录:一种新内容形式的崛起》,博客开始引起一定程度的关注,2001年11月20日,硅谷著名IT博客Dan Gillmor在“清华阳光传媒论坛”上宣讲博客精神。这样的背景为博客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为博客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舆论基础。2002年7月,blog的中文名称“博客”由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命名,同年8月,博客中国(blogchina)开通,这标志着博客在中国的全面启蒙和推动,也带动了学界对于博客现象的强烈关注和深入研究。2002年8月,孙坚华发表《博客论》,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博客现象及其历史和理念;2002年10月,毛向辉和郑云深发起了中文blog心得集cnblog;2002年12月8日,千龙新闻网和博客中国网联合举办了“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第一批有关Blog的系统研究文著公开;2002年12月,闵大洪在《2002年中国网络媒体回顾》中,将博客列入网络媒体发展5大新特点之一;2003年7月,《Blog——部落格线上出版、网络日志实作》(艺立协著)在台湾出版;2003年8月,国内第一本博客专著,48万字的《博客——e时代盗火者》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方兴东、王俊秀。2003年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博客(blog)技术及其对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研究》获得批准,新兴的博客应用首次纳入国家级科研项目;2004年5月,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召开的“中国互联网”会议上,博客成为会议的第一关键词;2004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网络传播年会上,博客成为最大热点之一,标志着中国学界开始全面跟踪和研究博客的发展。

传媒业界的关注与博客网站的纷纷建立也使博客在实践层面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9月5日,《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以重要篇幅关注了中国博客现象;2002年10月,台湾艺立协在李士杰带动下开设博客网站,将blog命名为“部落格”;2002年11月,浙江杭州中国博客网开通,提供博客托管服务(ASBlog);2002年12月6日,安徽合肥Blogbus.com网开通;2003年1月,Blogdriver开通;2003年2月28日,千龙新闻网企业频道(21dnn.net.cn)开“博客在线”,这是国内第一家政府新闻网络媒体第一次推以“博客”为主题的新闻专栏;2003年2月,“台湾应递媒与部落格实验”和“台湾部落格-天线部落实验网络”推出;2003年3月,南开大学百合Blog系统开通,,中国科技大学Blog系统完成安装调试,进入测试阶段, 博客在高校开始迅速发展;2003年9月11日,网易商业报道(biz.163.com)作为国内三大商业门户首家推出网易博客专栏;2003年11月,《新周刊》“2003年度大盘点-2003年度新锐榜”候选榜中,博客入选“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时尚榜”,博客中国入选“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传媒榜”,方兴东入选“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网络风云人物榜”;2003年12月,博客获得《南方周末》的2003中国传媒年度奖之“年度网络表现”,博客中国进入年度传媒候选名单;2004年5月19日,博客中国推出《移动博客不完全手册》深度专题,正式点燃了国内业界对移动博客的商业化开发热潮。

博客们个性化的表达也刺激了博客的影响力,我们似乎可以从几个值得关注的博客事件当中看到博客发展的迅猛,受关注的程度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2003年6月,博客中国网发起互联网反对传播黄色内容运动,在中国引发巨大社会影响的同时,也招来了黑客手段的报复以及对发起人之一王吉鹏的恐吓电话, 中国博客的媒体影响力第一次获得了社会认可;2003年6-11月,中国博客网(blogcn.com)用户“木子美”发表了自己的网络性爱日记,给网站带来了巨大访问量,“博客”一词成了网络搜索引擎的热门关键词,提高了大众对博客的认知,但也误导了博客形象,为中国博客产业化带来一系列管理隐患与政策风险;2004年1月5日起,网名为“竹影青瞳”的博客在“海南热线”天涯虚拟社区张贴个人写真照片,导致社区访问在短短三天内倍增、服务器承载不了而瘫痪。[4]博客的社会责任与道德问题,所涉及的信息发布的法律法规问题正随着博客的发展渐渐浮出水面。

二、博客存在的意义及发展现状

当我们使用“网络媒体”这一表述时,绝不能仅仅把网络完全等同于媒体,但无论如何,网络在新闻和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尤其是网络具有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网络媒体的崛起是迅速而来势凶猛的,经过短期的挣扎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属于自身的原则与规律,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成为大众传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中国,当我们谈及网络媒体时,首先想到的是主流新闻媒体网站和从事综合性新闻传播的门户网站两大类,它们在网络传播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博客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对传统的网络媒体格局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颠覆。

网络巨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被世人认识到之后,传统媒体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效性和信息的广泛程度和网络媒体相比显得相形见绌,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媒体纷纷进军网络,建立属于报社、电台、电视台的新闻网站或是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的电子版,在线阅读、在线收听、在线收看等功能以及对于重要信息的保存与再现使受众更具有自主性,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传统形式与网络传播方式的有效结合使得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稍稍缓解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矛盾。但是,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的内核及其运作方式和传统媒体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仍然是自上而下的,经过层层“筛选”的,工业化的生产传播方式,这无疑与即将到来的“个人传播时代”是格格不入的,单向传播的方式不利于舆论的形成、意见的表达、思想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媒体形态的转化是依据一定规律来进行的。在精英媒体时期,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具有少数人生产,少数人消费的农业时代特征;在大众媒体时期也就是媒体发展所处的形态,话语权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释放,但本质上还是属于社会上层精英的,草根阶层表达意见的途径仍然狭窄,效果仍然不容乐观,具有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的工业时代特征;而在个人媒体时期,传播的主体呈现大众化趋势,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共享成为传播的形式和最终目的,具有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的信息时代特征,至此,大众传播才实现了真正的“大众化”。“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有一半是由6大媒体巨头所控制,其利益驱动、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的审查制度,使得这些经过严重加工处理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媒体的工业化,内容出口的工厂化,都在严重影响其发展。比如,以美联社为例,有近4000人专业记者,每天‘制造并出厂’2000万字的内容,每天发布在8500多种报纸、杂志和广播中,把读者当作‘信息动物’一样。”[5]一种新的传播理念呼之欲出。著名记者保罗·安得鲁斯认为,博客以及其他网络新闻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媒体巨头在公信力方面的快速衰落,他们要努力推翻传统媒体的“守门人”--“新一类新闻记者正在兴起,他们以直接来自新闻源的‘原始素材’为基础。……博客改变了‘新闻’从个人传播到公众的信息流动的本性……只要一摁‘张贴’键,任何人都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这将改变传统媒体出版模式。”

以个人为中心的博客潮流开始有力地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新闻界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进行挑战,与传统媒体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以博客为代表的“共享媒体”是采用先发表出版然后过滤筛选的方式,而传统媒体采用的是先过滤筛选再发表出版的方式。“个人传播时代意味着新闻再也不是媒体公司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的‘广播’(broadcast)过程,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众、编辑、记者等一起互动的自下而上的‘网播’(intercast)过程。其要点就是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而是新闻的参与者和制造者,受众作为主动的角色参与到新闻和信息的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的过程当中去。”[6]

综合性门户网站提供新闻的快捷,全面,易检索的特点符合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在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但博客对门户商业模式的冲击也是巨大的,首先博客的开放性真正意义上发挥了链接的价值,使得一个构成复杂联系紧密的超级信息网的建立不再是梦想,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其次,博客的专业性使得信息呈现广博化和分众化,目标群体走向宽泛,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得以满足;再次,博客的灵活性和初期的非盈利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普通门户网站面对的来自广告客户和竞争对手方面的压力。著名学者丹·吉尔默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出了“新闻媒体3.0”的概念,他认为,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属于新闻媒体1.0;目前的网络媒体属于新闻媒体2.0,但其传播方式并无实质性转变,仍是集中控制式的传播模式;而新闻媒体3.0指的是以博客为代表的“WeMedia”。“媒体未来学家预言,到2021年,50%的新闻将由公众提供,主流新闻媒体不得不逐步采纳和实践这种全新的形式”[7]通过对传统媒体和博客媒体机制的比较我们可以对博客的特点一窥端倪:从制作机制上看,前者属于大教堂模式,基于从上而下线性传播的基础,后者属于市集模式,存在着信息的自主挑选和交换,信息的生产和消费更具针对性;从发行机制上看,前者基于版权而后者则基于cc共同版权;从运作机制上看,前者是集中控制形式而后者是开放共享形式,更易于信息的获取;从技术实现上看,前者是通过中介主导并控制的,而后者则着眼于传统中介的消除;从经济规律方面作个比喻的话,前者是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运行的,其运作是建立在对市场和消费者的研究上的,而后者则是在一种可称为“礼品经济”的环境下运行的,所有的资源建立在共享的基础上,是赠送式的交流,更加人性化而不受太多的限制。[8]过去的十年是互联网的商业化阶段,而未来的十年将是互联网的社会化阶段,核心在于个人网络化,越来越多的人将成为互联网的运作主体,他们的身份将是被动的消费者和用户以及主动的互联网的生产者、创造者和建设者的综合体。

博客第一次实现了全方位的、综合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的传播,是第一个真正的自由媒体,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言论、出版、表达和交流自由,充分体现了个人的解放,凸现了主动性和创造性。网络传播发展到今天,其本质性的东西正在逐渐摆脱传统传播模式的束缚,试图超越旧有的媒体工业运作模式,逐渐向自己的独特个性前进,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强大潜力和对于知识、信息以及新闻的传递与交流的巨大优势正在慢慢显现,可以说,网络媒体正在向自身的本质回归,向人类传播活动的原初回归,而博客就是这一过程中走在前列的拓荒者,是促使网络传播本质加速凸现的催化剂。

“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当下的传播,正处于由网络所引发的裂变状态,即一种可以追溯到原初的转型。”[9]网络传播形式的出现使得人类的传播活动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和后现代思维的演进使得传播活动开始了范式上的转变,后现代性大师利奥塔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于是,社会被视为诸多信息流的一个统一体系,其理论目标是要保证意义对噪音的最大比率。于是,一种多元话语即真正的百家争鸣的状态自然出现。这是一种对抗于元叙述的‘小叙述’状态。与此相对的,正是传统社会一直承续下来的经营话语的逐渐失势。”[10]也就是说人类将进入一个更具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小叙述语境,这与博客本身所追求的目标和其本质的精神是相契合的。博客的出现,正是人类要求传播环境以个人为中心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个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博弈。

网络传播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一种全新形态,具有针对传统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网络传播拓宽了传播主体的外延,进化了传播所依赖的媒介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媒体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的不平衡矛盾,“互动”成为网络传播最巨大的优势,对传统的传播理论提出了挑战和质疑。但是,网络时代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如商业化垄断与非商业化自由之间的矛盾、大众化传播与个性化(分众化,小众化)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的单向传播与双向甚至多向传播之间的矛盾,而博客正试图解决这些矛盾,使其缓解乃至消除。拉斯韦尔所奠定的以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及传播效果为主干的大众传播学理论框架仍然可以解释网络时代的传播活动并作为其理论基础,但传统的“议程设置”和“把关人”理论却遭受了强烈的挑战。在传统的传播活动中,大众传媒对传播进行议程设置,具有毋庸置疑的决定权,根据自身的利益控制信息的流向,并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决定哪些信息最终面对受众。虽然网络传播的出现所带来的多元化的传播者、开放的传播渠道、符合使得传播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媒为公众设置的议程的效果,其平民化色彩也导致传统把关人信息垄断权力的某种丧失,使传统把关人的角色在网络环境下产生一系列的转变,但并没有最终消除大众化传播向个人化传播、单向传播向双、多向传播转变过程中的壁垒,“革命”并不彻底。“博客的目的在于‘传播到个人为止’,把传统的集中式传播转变为更大众化的分布式传播,把单向度的传播转变为更为平等的交互式传播。”[11]博客所包含的信息含量是惊人的,传播主体的极大拓展使得信息来源极大丰富,普通技术网站一年积累的文章量,一个顶尖的博客托管中心甚至用一天时间就可以达到,另外信息和知识的专业话语分众化使得众多潜在的“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使参与传播活动的人充分享受脑力激荡的快感,结合博客的零进入壁垒(第一次真正实现个人传播自由,第一个解放个性的民主媒体)、零体制(反传统传播体制的模式,采用超级链接的方式)、零技术(不需要专业的网页知识,轻松上手即可表达意见)、零成本(免费普及)、零编辑(没有把关人的角色)以及零形式(专注于表达,不受形式上的束缚)等特点,使得博客真正实现了从线性传播到网络式多向传播,真正的P2P(Peer to Peer即地位平等的人之间的)传播,真正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 for all,by all)。
美国著名新媒介技术专家罗杰·菲德勒提出的考察传播媒介形态变化的6个基本原则,为我们从整体上、历史上把握媒介演变提供了参照,也为博客在网络时代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这6个基本原则是:一、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之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进。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它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在形式的发展。这一原则解释了传统媒体在网络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传统网络媒介的发展形式与新形式即博客之间的冲突与共存的必然性。二、形态变化。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这一原则解释了博客以旧有的网络技术和模式为基础,脱胎于BBS等旧的网络媒介形式并产生独特的传播效果,同时旧有模式并不会因此而消亡而是顺应时势继续向更有生命力的方向发展。三、增殖。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通过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传播代码传承下去和普及开来。四、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以及媒介企业,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生存,都会被迫去适应和变化。它们仅有的另一个选择,就是死亡。这一原则为博客向更多元化发展并得以壮大提供了理论基础。五、机遇和需要。新媒介并不是仅仅因为技术上的优势而被广泛地采用的。开发新媒介技术,总是需要有机会,还要有刺激社会的、政治的和(或)经济上的理由。这一原则解释了博客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六、延时采用。新媒介技术要想变成商业成功,总是要化比预期更长的时间。从概念的证明发展到普遍采用,往往需要人类一代人(20-30年)的时间。这一原则成为预测博客未来发展前景的理论基础,说明博客的发展过程必定要经历种种阻碍,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相信,博客必将带来一个新的传播时代,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潮流。

三、博客应用的现状与“博客中国”

博客现象始于1998年,2000年开始它的迅速发展,到如今已经在媒体领域产生了巨大冲击。根据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创始人方兴东的界定,博客的发展周期呈现从创新期、接收期、成熟期早期、成熟期晚期一直到衰退期的趋势,而目前博客的发展正处于它的成长阶段,在从接收期向成熟期早期进行过渡,在过渡的过程中,博客这一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同程度地得到充实和扩大。从下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博客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呈现的特点,从而对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把握。

目前是博客的成长初期,活跃在博客领域的只是一些早期消费者,占所有网民的比例也不大,但其个人媒体的特征已经得以初步显现并进一步发展,但博客已经不仅仅限于个人媒体的范围了,对于政治生活以及商业活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始发挥作用。

2003年6月6日,美国总统候选人霍华德·迪安率先开设了名为“为美国而博客”的博客网站,成为博客世界的热点和竞选热门,众所周知,美国的总统选举是需要物质资本(竞选资金)和社会资本(候选者的声誉和选民的支持)有机结合的,而博客则在这种结合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霍华德获取的选举的捐款绝大多数是小额资金的积累,他在2003年第二季度所获得的750万美元当中就有350美元是通过博客的渠道获得的;另外,霍华德通过博客紧紧抓住草根选民,每天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为自己建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大范围地争取了选民的支持。

企业与政府对于博客的应用也有尝试,2002年6月,美国犹他州政府的CIO,Phillip Windley,要求州政府的2000多名IT职员以及18000多名其他雇员都使用博客软件,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和沟通工具,他认为如果政府工作人员都养成习惯用博客的方式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部门之间的协同,那将构成一个相当可观的政府知识库。另外,Pyra Labs公司开发推广了博客软件Enterprise Blogger在公司内部使用,Userland公司也把自己开发的博客工具Manila用在日常的企业管理当中。这种在企业内部运行的博客被称为内部网博客,作为知识管理的新方式,这种博客现在也有了专门的名词:k-logs。它可以让员工发表评论,链接有意思的网络资源,促进彼此的交流沟通。博客这种方式不仅是低成本、简便的知识管理工具,而且能够为越来越不人性的工作增添更多“人的声音”。[12]在历经了短期的成长之后,博客将向着它的成熟期迈进,而所有的blogger将在这一过程中付出艰辛的努力。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进入成长期,目前博客存在的形式以博客托管中心为主,而最著名也是最具实力的无疑就是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
博客中国是定位于“IT知识博客”和高科技的知识过滤的网站,旨在汇聚IT知识和思想,走出IT网站同质化的泥潭,长远目标是国内第一IT知识门户。它是“中国博客第一人”方兴东先生于2002年8月创办的,2002年11月推出新版,采用开放源代码的Zope应用服务器软件,网站基本架构软件全部采用“非微软”软件,网站形式也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每天独立IP达到30万之巨,PV达到200万左右,alexa全球排名300多位,注册用户包括博客、留言及论坛共达50万左右,审批资深专栏20000多个,每天发表文章数量8000多篇,而且这个数字每月增长幅度为大约30%到50%。[13]汪丁丁、倪光南、姜奇平、李希光、方兴东、王俊秀、段永朝、许知远、赵南元、王育琨等一批富于影响力的精英专栏作者以其真知灼见的文章树立了该网站不可替代的内容地位,近千名博客专栏作家和万余名评论用户构成了该站繁荣兴旺的局面。博客中国的内容影响力与一些大型传统媒体相比毫不逊色,其“精英”的专栏作者定位带动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博客公社会员,在多项指标中都占据绝对优势。博客公社首页有多种子站排名和分类目录,对子站的宣传有力。值得注意的是,该站正由“高科技”定位逐步向社会性、生活娱乐性、教育学习类、政经类横向发展。博客中国凭借“精英”式的高端定位奠定了强大地位,与同类网站相比俨然高高在上,即使本身依然有缺点,但仍威力无比。[14]

博客中国着重强调它的非盈利性,宣称不刊登商业性内容、不刊登商业性广告,不对内容商业化收费。方兴东认为,“博客具有反商业的本性,真正的博客网站都是低成本运作,甚至个人零成本运作,来保证生存。对于普通人来说,将博客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比如每天上网、看电视、看书等,都从来不问收入,还需要投入,博客也是如此。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博客网站,如果很成功很有影响力,也可以聚集一些资源,甚至一定的商业价值,但是,不要期望太高。博客网站最大的价值就是它能够吸引一些特定的客户,并建立很好的忠诚度,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博客,可以吸引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群体,这样利用网站,以及邮件列表,可以吸引一定的分类广告与企业赞助。”[15]这一认识对于目前博客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来说是较为清醒和客观的。对于博客中国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方兴东认为2005年将是博客成为杀手级应用的一年,博客中国目前正在尝试开发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博客(moblog),试图开创博客应用的新纪元。方兴东曾说过博客中国的目标在于超越象新浪网这样的门户网站,使它的影响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个目标或许并不遥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 博客多元化发展前景展望

成熟的博客应用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应该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互联网各项应用的“枢纽”,是互联网上展现个人力量的基本工具,体现个人智慧和个人价值的核心应用。未来的博客将集成各项互联网应用包括邮件、即时通信、论坛以及协同等功能以及各种社会网络功能,博客的应用将得以普及化,作为各类网站的补充功能和未来的基本功能。

博客的主体。博客最原初的意义就是一种技术日志,默认的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但是从视觉角度来说,屏幕更适合读图而不是读文字,但是文字博客的繁荣景象却让影像博客一直难望项背。承载信息的介质不光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在传达信息方面所达到的效果是文字所难以达到的,未来的博客,尤其是移动博客在技术上达到成熟而在实践中得以广泛推行的前提下,其主体将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乃至更加立体化的音频和视频文件都将成为博客发布的主体,当然,博客想要实现多媒体化最主要的条件应该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博客新技术使用的普遍化。在不远的将来,图片博客(fotolog)、音频博客(audioblog)乃至视频博客(videoblog)都可以基于日益进步的网络宽带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得以实现, 互联网将从窄带互联时代走向宽带互联时代,当下全球宽带用户大约1亿户,已经突破临界点,开始吸引主流消费者群体,从初始阶段步入快速成长期,近几年年增长率都将保持50%的高速增长幅度。另外,多媒体化的博客也将对博客的分众化和专业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博客的载体。“互联网已经从‘有线互联’发展到了‘无线互联’,以‘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互联为核心理念的移动互联网这两三年以来,已经从概念启蒙和模式摸索,逐渐开始建立起初步的市场。”[16]目前博客文章的发布仅仅局限于通过电脑终端连接到互联网从而实现对自己博客的编辑和更新,而“第五媒体”手机将成为新的博客发布载体:通过短信的形式发布文字内容、通过彩信的方式发布图片内容、通过语音信箱的方式发布音频博客的内容、通过即将大范围普及的手机摄影功能进行视频片断的制作然后发布到博客上,成为可以广泛共享的视频博客。就在不久之前的2004年12月3日,博客中国在短期的酝酿之后终于正式开通了“移动博客”(http://mo.blogchina.com),这标志着博客手机时代的来临。著名传播学者利文森曾预言,手机有朝一日将超越互联网,互联网会成为手机的副手。我们普通百姓用手机博客生活,必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可以通过连接到互联网上的手机进行编辑然后发送,它彻底解放了博客发表内容的硬件上的限制,没有必要非得坐在电脑前面去编辑更新自己的博客,同时,信息更新和扩散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从此以后,手机将成为报道新闻最强大的终端,其快速性将是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当时用手机拍的照片再配上简短的说明文字,通过博客托管中心发布到你自己的博客上从而与整个互联网的用户共享,这种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手机即将成为博客迈向更广阔的传播环境,实现更大范围传播的有效工具,而未来的博客将在新的载体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数亿台PC为终端的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世界,那么十多亿手机为终端的互联网又会是怎么样的世界?以手机为武器的移动博客又将如何改变互联网的面貌?手机短信(SMS)已经拯救了中国互联网,那么移动博客能否成为彩信(MMS)腾飞的驱动器?以PC为工具的博客(Blog)已经成为互联网最新热潮,那么移动博客将会如何重塑博客世界(blogosphere)?”[17]

博客的内容。博客发展早期人们对于博客形成的“网络日记”等狭隘的观念正得到逐步的转变,博客知识共享的内核正逐渐显露出来,而博客的分众化和专业化将更加使这一本质得以完美地体现。目前博客的专业化和分众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国外的诸多博客托管网站上都可以见到诸如战争博客(Warblog)、日记博客(Journalblog或Diaryblog),知识博客(KnowledgeLog、Klog、K-Blog)、新闻博客(Newsblogs)、专家博客(Punditblog)、技术博客(Techblog)、群体博客(Groupblog)、移动博客(Moblog)、视频博客(Videoblog)、音频博客(Audioblog)、图片博客(Fotolog)、法律博客(Blawg)、文摘博客(Digestblog)等等诸多分类,更方便了专业化的信息在更有针对性的范围内得以交流和共享,使博客的分众化更加细化。国内最大的博客托管网站也在博客的专业化方面做出了探索,从原来简单的科技、新知、生活三个版块扩展到现在的多元化多版块的综合性博客网站,主要版块包括博客中心、博客公社、博客论坛、科技频道、新知频道、生活频道、学生博客、教师博客、移动博客、群体博客、精品收藏、博客知识、博客周刊等等,强大的搜索引擎也更方便用户在短时间内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未来的博客将呈现更加专业化的趋势,博客托管中心也将更加呈现综合性,更具竞争力。

注释:
[1] 《申请教育部关于博客问题研究的课题文件》 方兴东
[2]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方兴东 王俊秀
[3] 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发言提纲《博客探讨》 方兴东
[4]“博客简史” 博客中国网 www.blogchina.com
[5] 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发言提纲《博客探讨》 方兴东
[6] 《博客塑造历史的五个里程碑》 方兴东 王俊秀
[7] 《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8] 《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9] 《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吴风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6月
[10]《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吴风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6月
[11]《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12]《博客塑造历史的五个里程碑》 方兴东 王俊秀
[13]《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14]“国内十大中文博客托管网站排行榜,博客中国排第一” 博客焦点
[15] 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发言提纲《博客探讨》 方兴东
[16]《博客与新媒体》 方兴东
[17]《移动博客不完全手册--专题》 博客中国 策划 李安科 方兴东
[18]《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吴风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6月
[19]《博客道德规范(blog's code of ethics)的倡议书》 方兴东 博客中国 www.blogchina.com 2003年11月16日
[20] 以上内容参考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生态环境》
[21]《申请教育部关于博客问题研究的课题文件》 方兴东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4级研究生
作者:吴琰 左天
文章来源:当代传播学术网 http://www.ddcbxj.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32

从博客现象看网络营销的本质扭曲

博客的新象

  从博客开始在中国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几年的时间,屈指可数。然而,就在这短短几年,中国的博客世界里面,就涌现出来诸如木子美、芙蓉姐姐、性福声音之类的现象,而且还成为博客的主流点击率来源。其实,可以看到的就是在中国的博客已经开始纯粹娱乐化,就如同好莱坞一样,整个社会进入娱乐时代,博客在中国也终于没有脱俗,尽管一些主流博客在宣言上宣传上大言不惭的吹嘘着个性和自由。

  探讨博客的来源和起因不是本篇的主题,所以大家不妨通过结果来看现象就可以了。一一看来,属于WEB2.0的博客、SNS、wiki等等,无一不是体现网络中个体的个性和自由,通过社群组合个体形成一定的方圆。与传统网络的区别,很多主流博客总结的已经够多的了,在这里只是重新提一下个体的个性和自由,是为了延伸后面的话题。

  社会正在网络化,网络也在社会化

  无论是前面说的现象,还是再看网络中其它的现象,其展示了一个网络的社会或者是一个社会的网络。所以我们不必惊奇木子美、芙蓉解决、性福声音博客,这只是社会生活的网络化,或者我们也可以认为是网络正在逐渐社会化、平民化。在这个转变中,不可能只充斥个体的自由,一定是要有一定规则出现,而这种规则是网络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所以不久的时候,网络红灯区、网络居委会、网络镇政府之类的也都就出来了,这个预言不会成为失言的,出来的时候大家就心平气和的接受吧。

  网络实名,其实歪解了网络规则的本意,应该让网络中的规则接管网络的秩序,尽管这个规则可能是有现实机构支撑的网络机构来制定和维护的。实名,自然是为了确保网络中人的资信,那么这种资信是应该由网络中的中立机构或者网络中的立法机构和执法机构来维护的,而不是现实的政府,当然有可能二者是一套人马二套班子,但是至少有个原则是网络社会的事情网络社会管。

  网络社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娱乐

  如同现实社会,网络社会也不仅仅是娱乐,而是要创造价值,不断的创造价值。这就要看网络社会的商业价值的主要载体是什么?目前的网络模式大多讲个体视为价值载体,但是,社会商业价值的本质是个体组成消费群体,不是价值的主要提供者,而是那些关注这些群体的社会因素,主要是组织。个体的主题只能是娱乐和消费,而不是产生更多的价值收更多的钱,就如同邮箱服务,主流的个人应用还是免费的,企业应用再去收费也不迟。

  基于个体的博客收费、SNS收费、wiki收费都是盲目的,核心的商业价值模式是建立个体组成的社群的忠诚度,能够对社群进行整合营销,从而吸引关注这些社群并能够产生更高社会价值的组织,从这些组织上收取费用,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的商业价值,而不是去压榨个体。

  网络营销的核心是人气,人气再深一层次就是社群,如果再深一层次就是网络客户许可,基于许可的深度就是网络客户忠诚度。通过娱乐的方式进行互动,进而建立个体组成的社群的忠诚,从而最终与社会和企业的商业价值融合。记住,中国最初的网络是从娱乐起家的,现在仍旧是,对如何进行企业应用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无论博客、SNS、wiki等等,我们都可以视为社会网络的一个触角,而社会网络的核心在于不是娱乐,自然娱乐是它的一个层次,最终的层次是创造商业价值。

2006-4-24  
作者:叶开
文章来源:致信网
文章链接:http://www.mie168.com/marketing/2006-04/151486.htm

博客现象的文化精神及既存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覃敏敏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地址:中国传媒大学34#218
邮编:100024

内容摘要 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在网络传播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最能衍生新生事物的广袤天地。博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再次证明了这点。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博客网站、频道的出现对于博客个体而言,意味着将信息采集与发布的通道最大程度的简单化与快捷化,在互联网这一传者和受者的界定更趋模糊的传播领域中用一种更为灵活、更为有价值的表达方式彰显自己的精神。木子美现象的出现使博客这一新生事物更广为公众所关注,对博客文化的质疑和争论使博客出于尴尬境地。本文将从博客的本质、特性和生命力等方面对博客从传播层面和文化精神层面进行解读,在介绍分析博客这一互联网新动向的同时对博客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而对新生事物的理性关注和社会责任感的投入是我们对博客的发展应持有的态度。

关键词:网络传播 博客 博客精神

一.定义博客
博客,英文Blog,即“web Log”(网络日志)的简称,最初是一些程序员在网上张贴自己的技术层面的思考心得与个人生活方面的休闲内容。1998年,美国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莱温斯基绯闻案;1997年, Jorn Barger的网页用“Web log”来界定提供“常更新,有标题、留言和历史记录等”的个人主页。1999年,Peter Merholz正式命名“blog”这个词。

2001年,“9.11事件”使得博客成为重要的新闻之源,而步入主流。
博客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是一种没有技术门槛、操作简单的网络信息载体,具有记录和报道的功能,相当于一本按日期公开发布的个人的网络日记。《市场术语》 中对Blog这样描述:“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由个人喜欢。可从有关公司、个人、新闻,或是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也有非个人的Blogs,那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 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① 按照佩姬·努南的解释:“Blog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②

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作为一种毫无技术门槛性的网络传播载体,它迅速颠覆了以即时互动见长的灌水和发帖等网络交流方式的领导地位,成为网络传播的新宠。

有人用“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信息时代的麦哲伦”、“新闻媒体3.0版”〔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③ 〕等比喻来称呼这一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在博客无限多的链接里,网络用户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作品的展示者,又可以是别人的读者和受众,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这是一种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的交流方式,网络的海量性、开发性和即时互动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在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博客成为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据说,全球现在有接近100万Blogger,而且每4秒就会有一名新的Blogger产生。目前有数个网站可以让网友设立账号及发表Blogs,比较有名的是 www.blogger.com,还有“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

二,博客的特性

作为网络载体的一种,博客理所当然地具备可保存、易检索、新鲜、及时和多媒体等性质。一位老Blogger定义博客时说:“Blog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与其他网络交流形式相比较,博客还具有其原生性特征。
时间的智能排列。博客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每个帖子都会自动标出发表日期,每个更新的帖子都会放在最前面。注重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录。这也是博客区别于普通网页之处。

即时性。博客带有传统日记的习惯性特征。它总是在不断更新,不断积累的动态之中,这也赋予了博客文体有别于其他个人文章、著作的显著特征。这种即时性可以及时记录个人的行为、信息和思想,保证博客的新鲜程度和独特性。也就是要将博客作为习惯,也使别人阅读博客成为习惯。

自主性。有人将博客称为“自媒体”,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Blog上发表个人观点。博客与BBS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管理权限上。一般BBS只要注册通过就可以自由发言,而Blog往往是只针对个人或者固定的团体。管理权限的唯一性保证了它的自主性,拥有博客的用户是自己的博客的“斑竹”。个人行为、思想的自主性是博客吸引网民的本质特征,从个体性的角度来说,“以人脑作为网络搜索引擎和思想发源地,依然是任何技术无法实现的极致!”④

公开性。与其他网络媒体一样,每个Blog都有一个固定的网址,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地址阅读上面的文章,具有公开性,类似一本公开的记事本。这也给博客作为网络日志与传统日记的区别打上了信息开放的烙印。

内容的开放性。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文章内容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在博客上,网络用户将自己的信息或知识以超文本的方式与因特网链接,使个人资源共享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真正将互联网变为信息的海洋。

互动性。在博客上进行互动交流的方式便是采用留言。留言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针对每个帖子留言,也可以集中在一起,给网民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在博客上的众多超文本链接上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打开相关的网页。此外,这种互动性是建立在自主性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讨论可以在留言中展开,但不能对博客主题内容进行干预或更改。

除此之外,Blog自身经常更新的特点,使它成了网络搜索的宠儿,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和传播效应。Blogger们的更新迅速的思考和创作,特别是针对突发的、热点事件的评论(未必是政治或社会的,也可以是专业领域中的),很快就会在Google和其他搜索引擎中反应出来,迅速为人们所广为传播,从而达到传达、传播的目的。就博客传播内容的含金量而言,经过思考的信息对于其他大众媒体而言会更具参考价值。

三.解读博客——生命力与文化精神

博客的概念出现时间很短,但是普及速度相当迅速,几乎要重现当初个人主页兴起时的情况。

博客的生命力何在?
首先,成为博客没有任何技术瓶颈——不需要任何新技术,也不需要注册域名、租用服务器空间、或是掌握FIP知识和许多网页制作知识、拥有许多软件工具。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使博客几乎没有进入壁垒,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人要拥有自己的博客则几乎没有门槛。在网上获得提供免费或付费博客网站架构的服务非常容易,在著名的博客大本营www.bogger.com,你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申请架构起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

个人网站由于需要以上提及的诸多条件和成本,门槛较高,只有少数人能真正实现。个人网站维护受技术、制度、资金等条件的制约,其中,资金对个人网站发展的制约几乎是致命的。而博客是依托于知识的一种特殊的更为立体的交流方式,个人网站的困境对博客来说基本上不存在。
其次,博客社区是非营利的、开放而非帮会性的、自由而非控制思维的,这给予正直舆论一些机会。参与博客的是无数有着个人见解和思维的个体,众多对公众和个人现象的观察、记述和理解,使得每一位参与者都身处其中,成为独立思考、深度分析、大胆批评的博客作品的创作者。博客的优势就是不断搜索提炼信息,不断学习和思考。博客最根本的信念就是:“别人比我知道得更多”。“博客文体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链接,链接是博客最有力的武器,没有链接就没有生命。”⑤共享精神和交流需求是博客发展的两大核心支柱。博客与读者的交流是关键,没有互动交流的博客也就没有生命。

博客的自主性和内容的开放性使其写作的目的完全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博客创作具有随意的各种可能性,而并非商业驱动或职业写作。物质回报的经济因素的剔除对博客的意义在于使它成为非营利的知识生产方式。“博客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自由生产方式,一种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反的知识生产方式。博客的知识自由生产方式,与知识产权生产方式的区别,很像自由软件与版权软件的区别。”⑥自由的博客精神给予知识和信息传播尽可能多的创造力,使博客的“博”得以充分展示。

博客是用一种更为灵活、更为有价值的表达方式彰显自己的精神。《南方周末》于2002年9月13号评论道:“当每个个人都能立刻成为一个DIY的新闻工作者的时候,当Blog能够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信息发布平台的时候,是不是传统媒体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或者让我们更加理性和现实地看待这个问题,作为没有约束的信息转移和纯粹个人想法发布的Blog仍然无法替代尽管严谨验证,把真实性作为第一位的传统正规新闻。但是有了互联网和Blog新闻的定义也许不得不有些变化。新闻不再只是一个让人们获知生活环境中的一些消息的‘侦测’工具,而更多的需要将现实世界中的事件和历史结合起来。让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让人们看到自己必须去做些什么。互联网和Blog至少已经成为了新闻的必须补充,一个完整的人类生存状态也许能够通过这种媒介得到体现。”

博客对传统媒体和写作方式会造成怎样的冲击现在还未能预测,决定它的命运的将是市场的选择。同时应该注意博客作为传播的一种方式,也只是无数载体形式中的一种。载体并不可以带来生命力,信息质量才是灵魂。对于我们今天丰富的传媒市场来说,如何传播有分量的权威性的声音才是媒体载体应该注重的。

四.博客面临之问题及思考

尽管有着各方面的优势,博客目前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却是与人们的忧虑共存的。留言中大多是求助、索取,而没有太多交流。现在的博客上充斥着肤浅、无聊的个人生活、情感、想法的记录。一些人为了追求点击率哗众取宠。种种问题,使博客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1.“木子美现象”中的博客
“木子美现象”就是博客饱受批评和关注的一个焦点。“木子美”的“蹿红”得益于互联网上博客文化的兴起,而博客文化为大众所认识和熟知,也是受惠于“木子美现象”。
姜奇平认为,“木子美现象”的出现,是博客文化发展的必然,只是时间上来得有点早。像木子美这样极端的社会叛逆者,一般出现在后工业化时期,比如说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而目前中国还没有接纳这种文化的氛围和土壤,所以木子美借助博客文化的兴起,提前预支了这种文化,肯定会对社会和博客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⑦

博客网站只是一个提供叙述平台供人们表达自己的载体,而木子美是平台的使用者之一。博客背后对应的每个作者,都是一个社会角色,而这个角色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每个角色,每个Blogger,都生活在一个角色丛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会使得每个Blogger具有独特性。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也不会有一样的博客。每个Blogger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生活圈书写自己独特的博客。因此博客的展示品就天然地具有不确定性和鲜明的个人性。木子美其人其文,即使没有博客,迟早也会以别的形式、在别的角落出现并存在;实际上博客只是一个适逢其时的载体,如此而已。

人们应该理性、慎重地对待木子美和博客文化,毕竟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阶段。许多人误解了木子美作为博客,对博客本身的意义。博客的主要意义在链接,而不在引发链接的文本。木子美在博客上,充其量只是一个文本,围绕木子美现象的多元化价值观的表述和相互对话,才是木子美现象与互联网真正相关的意义。

木子美现象使大辩论的出现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原本可能因传播途径的限制而失去发言权的部分群体能够得以从容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这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科技与人文共同发展所必然产生的不可能被彻底压制的自我认同诉求,是不可遏抑的。由此引发的对博客文化的质疑也是这一互联网新生事物所必然要经历的挑战。

2 博客的回应及对策
对自身行为和互联网规范的重新审视在木子美现象中被博客关注和反思。11月17日,“博客中国”以网站的名义重发了中国《博客宣言》,同时发出了《博客道德规范》。这是对国外已有的、“职业记者道德规范协会”草拟的《博客世界道德规范》的编译和概要,同时向博客界的朋友们发出倡议和征求意见。拟定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和公正原则、伤害最小化原则和承担责任原则。《规范》指出,“博客浪潮已经在全球掀起,博客在中国也开始步入大众视野。博客之于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而且是未来网络社会化的‘杀手级应用’。因此,博客世界(或者称为博客社区)健康、有序的发展将直接决定博客的未来命运,也将直接决定未来互联网的发展,乃至网络社会化进程的步伐和方向。”“的确,我们不是职业的新闻记者,我们也不是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开放、自由、率性是博客精神所在,也是魅力所在。……我们是在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发表我们的文字。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读者和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必须遵循应有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⑧

博客应有自己准则。提议书大抵相当于一个道德的约束,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法规性的东西。社会意识,人们的价值观,都需要时间来改变。同样,博客的道德规范,也需要时间来形成,或者说是在一个大环境中形成的,并不是一夜之间天下大同的。木子美事件给博客带来的是法理与伦理上的警醒和启事。对于网络色情的宣传和网络隐私的度的衡量,以及其中涉及的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都是我们应该更深入地思考的。

五.小结

任何一种传播载体的出现都是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共同推进的。博客的出现给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及其引起的法理与伦理层面的思考是网络传播中值得深思和反省的。网络给了人们人人平等的“说话”机会,也提供了更难以预测的发展空间。现在预言博客的未来还为时尚早。只要还有人愿意每天写、记录、思考,只要人们之间还需要互相的了解和分享,博客就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理由。弘扬个性化、知识化、平民化的博客精神能否如其所愿地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推进良性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以社会责任的眼光予以关注和支持。而我们应该相信,这种在弘扬个人精神的同时要求人的理性思考和社会责任感的传播方式的出现,是我们更趋进于人的本性和道德诉求的一个载体。

参考文献:
1.参看文章《何为博客》 http://www.blogchina.com/new/culture/whatis.asp 2.方兴东 孙坚华《Blog:个人日记挑战传媒巨头 》 /《南方周末》2002-09-06 3.《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 Dan Gillmor4.《浅析“博客”(Weblog)现象》 李红艳 5.方兴东 王俊秀《“博客”的精神特质》/ 中国网友报 2002-10-286.《“黑客”不黑,“闪客”不闪,“博客”牛了?》千龙新闻网 2002-12-127.《木子美之于博客文化》 新华网 ( 2003-11-18 13:34:33)来源:《中国青年报》8.方兴东 《〈博客道德规范〉(Bloggers’Code of Ethics)的倡议书》 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2003-11-16 19:33:51
日志链接地址: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0655325

鼓当两面敲——名人博客现象探析

2005-12-5 10:56:07 叶利

2004年5月,首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南京举行。闵大洪在会上指出“今年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新情况是博客的超常发展。”的确,自从博客被引入国内以来,关于其自身的概念,赢利模式,监管,精神内涵等方面的争夺就从未停止过。针对有报道说“2005年或许可以被看成是中国的博客元年”的说法,闵大洪指出2005年称作“中国博客勃兴年”更恰当一些。

自从2002年 “博客中国”建立以后,博客在中国引起的关注越来越多。无论是web1.0还是web 2.0都对博客极进吹捧,于是使得博客2005年真正的在中国遍地开花,走向大众,甚至成为继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个人网页等的基本服务之一。木子美事件,芙蓉姐姐事件,各种各样的博客大赛,以博客闻名的“十八摸”“按摩乳”,乃至目前日益火爆的新浪名人博客以及名人博客推起的有可能是另一番狂潮的“名人出书热”等等。无愧有人将博客认为是最有投资价值。

目前对博客讨论的焦点转移到了不久前出现的“名人博客现象”上。这里所谓的名人博客现象不是指个别名人的个别行为,而是特指在不久前新浪网罗的一批批名人集体扎堆在新浪开博客的现象。打开新浪的博客会发现在右侧排列着诸如闾丘露薇、吴小莉、余华、余秋雨、韩乔生、张海迪、冯骥才等开通的名人博客的链接,并且以每天递增的速度迅速壮大着。这次圈地包括体育明星、名演员、名歌手、名记者、名作家、名商人、名主持人、以及在网络上走红的猛小蛇等等。各个领域,只要有名气的,新浪就在考虑。

对于这个现象,评论也是与日俱增。包括《南方周末》《新京报》《人民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在内的知名纸质媒介、“音乐之声”之内的广播媒介、以及新华网和人民网在内的网络媒介和形形色色的个人博客——如胡赳赳的,猛小蛇的等等都对于这一迅速走红的现象作出了评价和分析。有正面的肯定和支持,也有犀利的否定和批评,但是正象胡赳赳在《如何正视Blog?》一文中所说,“它的走势却让人看不清,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在那里大吵大闹并且争夺诠释权的缘故”。

因此,本文力图对名人博客现象的各种评价做一个综合梳理,也从一定角度阐述笔者自己对于名人博客现象的认识。

博客作为一种相对的新生事物,假若一开始就被一棍子砸死,是不利于它的发展的。但是,对于潜在的问题如果坐视不见,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笔者认为,就是二分法的辨证分析。

正像方兴东所说,“名人也是人”,为什么一般人可以开博客,名人就不可以开呢?名人也需要交流和倾诉。也许大家谴责的是新浪的这次“拉”名人集体开博客的行为,质疑的仅仅是名人博客会以怎样的结局落幕,奚落的只是那些空占着地方或者不负责任的名人的博客,但是,现在的势头却有可能是,导致名人博客在口水和唾沫中步履艰难,在激进的指责中集体谢幕。

暂且不去评价新浪这次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它的行为是商业性的,不是本文探讨的范围。仅仅是从名人博客自身来看,笔者认为它的肯定之处还是有的:

1.是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WEB 1.0与WEB 2.0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WEB 1.0的时候大搞特搞电子邮件、个人网页可以,在WEB 2.0的时候就不可以推行个人博客呢?至于名人们愿意在新浪开,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名人们愿意公开自己的名字,那是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你可以指责其博客的质量以及对待博客的态度,但是你没有权利阻止别人的行为。

2.推动了博客的多元发展。博客这一事物目前对于许多人来说,仍然是陌生的。但是在国外来说,博客已经争取到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在一些事件中,展现了自己的独特魅力。1998年,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2001年,“9?11”事件使得博客成为重要的新闻之源,并且博客们也获得了采访权;2004年印度博客在海啸事件中博客收集的关于救济行动信息和失踪人口信息同样的出色;今年伦敦“七七”爆炸事件,伦敦市民首次获得信息的出处以及获取最新动态的渠道依然是博客。但是中国博客的发展却显得相对单调。名人博客不仅仅使得构成中增加了名人这一族,在巨大的名人效应下更是推动了博客走近更多人的眼帘。

东方早报《博客是否将成为媒体》一文就指出,“2002年末2003年初的最早的那批中文博客,大都是技术和社会精英。但2005年则大大不同。有关调查显示,70%以上的博客用户月收入不足2000元或无收入,其中学占了近一半。77%的博客用户认为,写作的目的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而81.3%的博客写作的内容是感性生活方面。而当博客进入主流,巨大的名人效应令公众对博客的理解开始超越木子美、芙蓉姐姐等偷窥意义后,博客用户的发展将打破平民、学生占垄断地位的局面,呈现多元、广泛的趋势,更多专业人士、社会精英有望突破心理障碍书写博客和阅读博客。”

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也在个人网站上撰文指出,“新浪博客最大的贡献就是推动博客主流化,新浪拉名人写博客,对于博客的发展来说是好事。名人博客的确是一种炒作,但有利于博客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任务:拓展边界。”

这个无疑是对博客发展的一个促进,因此有人将2005年称为是博客走向大众的一年。这难道不是值得称道的吗?当社会各阶层群起博客之时,中文博客有望像美国一样,战争博客、时事博客、知识类博客等将在网下的真实生活中显示出力量。

3.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推动了其它媒体的“革命”。传统媒体甚至是第四媒体,都可能受到博客的冲击。名人博客的开辟已经在非政治信息的发布上,向其它媒体下了挑战书。很多的信息都是首先通过博客传出来的,如张靓影签约华谊兄弟的消息、韩寒宣布收回《毒》等三本书的版权的消息、余华、陆天明等作家大谈创作体会等等,都是绕过了传统举办新闻发布会、或将声明转交媒体时发表的“弯路”。在《博客是否将成为媒体》中,也提到“尽管我国博客界人士认为,中国博客未必会与西方博客走相同的道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我国全民博客之后,尤其是声音、影像博客的服务普及后,至少在不涉及政治的突发事件中,博客的迅速与真实感会将大批公众视线从传统媒体拖走”。

4.真的违背博客精神了吗?博客的出现之所以被如此的关注,在于它自身隐含的博客精神。但是究竟博客精神是什么?却是众说纷纭。劳伦斯?莱斯格在《新知的未来:联网世界中公共知识的命运》中的观点是, “重新梳理公共知识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博客力量”。在中国因cnblog.org响名的毛向辉认为“知识压根就不是力量,除非共享”,持同一的观点还有方兴东。但是个人名人博客不是一个条条框框内的,以往关于倾诉感情、释放自我是博客所在,现在关于展现自我、与关注我的人互动也是博客,至于有明星将其作为自己日程的发布榜那也是无可厚非的。这恰恰体现的是名人博客的个性和自我精神。博客的魅力就在于“在我的地盘上,你就得听我的”。有权利选择用博客做什么是我的自由,假如喜欢你可以选择来看,而假若不喜欢则完全可以去忽视,我的博客不会影响你的生活。至于有人质疑,名人博客存在着内容华而不实、文学水平低,图片多于文字的问题,则仍然是对于博客精神的误解。没有人规定博客就必须文学素养很高,也没有人强迫博客只能写文字,不能放照片。希望文字好文字多,那是读者的期待,但是加入让你失望,你可以选择不去关注。为什么普通人的博客存在的问题,到了名人博客这就要受到更多的指责呢?

5.名人博客的多方共赢。这一点也是争议较多的一点。但是个人认为从肯定意义上来讲,名人博客还是达到了多方共赢的结果。面对批评者指责名人博客一哄而起也会一哄而散的问题,我认为不应该以是否持久来论。普通人的博客也有坚持不下来的或者仅仅是为了猎奇的。既然名人开了博客,也以自己的实名注册了,那么面对大众的指责,他就是愿意承担的。倘若不希望受到指责,那么可以不开,或者选择更负责的态度。只要用心做了,我认为名人开博客就不应该被批评。名人在博客中有的是抒发一下情怀或者唠叨一些家事,或者是与自己的歌友读者互动,或者是谈一下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这些对于本人来说,都是一种满足。对于网民来说,时常去光顾的博客不是满足了自己窥视名人的欲望,就是实现了自己更接近名人的梦想,也有的是满足了一下自己的发泄欲望,在某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博客里留言也是经常的。有些名人仅仅是把自己已经出版的文稿粘到博客上来,对于这样的博客,我认为大可以宽容一些。名人们很多,博客上的免费且至少看起来是更“贫民化”更“原味”的信息,是可以满足很多人的求知欲望的。假若这些信息对你都没有吸引力,那么你就选择不关注。仅此而已。

二.名人博客走塌实些!

面对众多的关于是否是作秀、是否强奸民意、是否过于庸俗化、是否是昙花一现等指责,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名人博客的内在。作秀也好,炒作也好,庸俗也好,昙花一现也好,都不敌名人博客不负责任带来的后果。名人博客要想存活下去,要想塌实走路,就必须负责任。这才是质疑的关键所在。

1.有限的真实。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具有很大虚拟性的事物,真实一直是不易控制的。但是名人博客们因为公开了自己的姓名,就必须更要真实。首先是要保证内容等要素的真实。有的人就质疑名人博客上发布的那些信息有几分的可信度?还有就是既然是以自己的名义开博客,无论多忙,无论多久上来看一次,都要保证是自己在做,都要保证你真的来看,真的看到别人的留言。假若真的由助手来做的,那就告诉大家。利用自己的名气玩弄支持者的感情是不好的。其次是真实的表露你的动机。假若你的目的就是把它做成发布会,那也无妨。但是不要“挂着羊头卖狗肉”,更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三是情绪的真实。其实名人博客这一方面是很差的。假若不是真实的名字,或许我们仍然可以在网上尽情的发泄,但是既然是示众的,那些必须注意自己形象的明星是不可能肆无忌惮的放言的。但是,至少不要去刻意的伪装,否则就是在利用博客,利用的结果就是毁了博客自身。

2.应不应该负责任。名人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很有可能带来一批效仿者,这就决定他们有责任维护自己的形象,这是他们的义务。名人博客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我批露的东西是不是会误导受众?名人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的义务。

3.有意识的恶意利用。这是关于一些人利用博客对于自己的炒作,散布与竞争者有关的虚假消息,乃至为了点击排名榜等有名,而故意以一些粗俗的语言、色情的照片和内幕消息的行为的谴责。在名誉的诱惑下,名人们的追求方式开始异化,有的泯灭了良心去追逐所谓的虚荣。名人博客依然火爆着,新浪的链接栏依然递增着,关于名人博客的思考也在继续着。让我们期待名人博客走的更塌实写,更负责任些。否则就真的是昙花一现。

来源:紫金网相关文章http://www.zijin.net/get/xueshu/2005_12_05_4256.shtml

透视明星博客现象:徐静蕾博客走红的背后

徐静蕾的博客红了,红的超过一千万,红的带来了千万收益. 可是你们看一下,那里边有什么有用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参考的东西,有多少文学色彩.有位博客说的好,如果单就文学色彩和故事情节来讲,徐的博客远不如三年前大红大紫的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木子美。木子美当时的口号是:你和我上床多长时间,我就让你采访多长时间,活脱脱的一个前卫新女性,把性和写作划上了等号。同时,她把每次做爱的细节,都放到自己博客上,让网友共同分享。一时间,舆论哗然.不过,单从文学角度来讲,她的文采还是不错的。但徐静蕾就不同了,我看了一二篇,很没有文学味道:“今天我又见了几个导演,几个人又约我拍片了……”一是炫耀,二是流水帐。这和小学生日记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把博客停留在流水帐的水平,那我们还有办下去的必要吗?奇怪的是,这样的东西竟然能够红遍大江南北,红到国人嘱目的地步!
中国人怎么了,到处追星,演艺场追,电视上追。现在网络博客火了,他们又跑到网上追。我们静心思考一下,徐静蕾博客走红,实际是跟演艺界走红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不是喜欢她的博客做的多好,更多的因素是因为她是走红的演员。说到底,还是一种追星族的思想在作崇。中国人就爱一窝蜂,今年你穿红衣服,大家跟着穿,于是就会出现满街一片红,色彩单调了,韵味也没有了;民族特色,艺术特色跟着也枯竭了。今年演艺圈张三走红,粉丝们就追着张三捧,捧来捧去,捧的好高,可突然有一天,张三不行了,一下子就掉到地上,摔的也很惨。神五,神六成功了,全国就捧几个飞行员,到处捧,到处请,可你们想过没有,他们毕竟是个飞行员,他们成功飞行的背后,更多的劳动更多的辛苦,是那些些默默无闻博学强知的科学家呀。没有他们,那有神六;没有他们,你开着牛车上天呀。刘翔得了个奥运冠军,也是到处请,到处出席活动,连春晚都不放过。可你们好好想想,他毕竟是个运动员,你把他从运动场拽出来,一方面耽误他的训炼,一方面他也不适合其他工作。得个冠军就得冠军吗,得了之后他还要训练,还要工作,还是个运动员,不要把他捧来捧去,捧出体育圈,捧得他飘飘然。那他2008要是拿不了冠军,全国是不是又要把他乱棒打死呀。
百鸟能够在自然界歌唱,那是因为他们有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空间;明星能够走红,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编剧、导演等集体的劳动奉献。国人呀!你们醒醒吧,不要盲目再捧了。要知道,你们这样捧下去,捧出的只能是骄傲,只能是虚伪。演员现在已经够红的了,高收入,高待遇,还有直线高升的虚情假意,蜚闻不断的垃圾生活。当然了,我这里针对的不是徐静蕾本人,她的个人生活,我不了解,也不评论,我这里说的是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我在新浪网做了一下统计(截止2006/03/06):博客前二十名的,有十七名是演员和歌星,另有二名运动员,还有一名是主持人王小丫。演艺界占去了85%。文采飞扬的作家一个没有进入,精通博客的IT精英,也是一个没有沾边。奇怪呀,难道这就是博客吗?回头我们再反思一下:是演员自己故意招揽网民吗?不是。是演员们在博客里也表演出众吗?也不是。那是什么呢,这不能不和我们劣迹斑斑的国民性有关,一是国民的崇拜心理虚荣心理在作祟,明星放个屁,他们说是在打雷;明星跺跺脚,他们说要地震。二是国民的自悲心理。总觉得人家是明星,明星就应该处处发光。鲁迅挖了一生国民的劣根,按理说,不可谓不深也不可谓不透,可仍然没有挖断;鲁迅也骂了一生的哈叭狗,可哈狗家族并没有因为祖上的无光而绝种,至今仍在繁殖仍在变异。三是盲目的跟进。这类人,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是追星族成员,他们只是看到人家走红,好奇的进去看一下,而后也就出来了,我们可以称其为过客,他们不是捧红明星的主流。四是窥探族。这类人好窥探明星隐私。普通人离婚叫离婚,明星离婚叫花边新闻。你说说,这做明星也够累的,人家没感情,人家想离婚,关你屁事。明星也是人吗,你也要给他一点自由活动的空间。再说了,结婚离婚,人之常情,你每天窥探那个有什么用呀,能顶饭吃呀。 近期有个网站,更是大言不惭的推出了明星穿过内裤拍卖系列,你还别说,就是有人买,本来二三元的内裤,经明星这么一穿,也不洗(美名其曰是保持原汁原味),就能卖到好几百元^^^^……………………………………
详情请登陆http://blog.sina.com.cn/m/qwqw1162

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媒介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当代世界出现了众多新事物,博客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什么是博客入手,解析了博客在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崛起方式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背后的原因;从网络文化的发展分析了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的特点,博客继承和彰显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它所呈现的新的特点又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传播角度提出了“个人媒体”的概念,主要从个体与公众结合的角度展开论述,分析了博客与大众媒体的互补关系。最后,本文分析了博客技术对文艺的独特影响。

 Abstract
As the new technology called “blog” is immerging these days, this dissertation is supposed to have an elementary study on this new phenomena.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the conception of blog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in China and America. Because the way blog came into public sight is quite different, the research attempt to explain the reas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and other technology forms such as BBS and Personal website. After this part, the research goes on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blog. The main influence of blog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from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blog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old mass media. The other is from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log will bring a great change to th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When explaining the influence with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personal media ”conception and bases it on the person and public theory. Finally, we studied specifically on the influence of blog toward art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 博客 个人媒体 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文学

1 博客简述

1.1 什么是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网络翻译家》(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市场术语》(http://www.marketingterms.com/dictionary/blog/)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博客是新生事情,100个人眼中有100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①

1.2 关于博客的形象化表达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宣言》方兴东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 博客的“演变”

1.3.1 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 《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back-to-iraq.com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 月9 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 14 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 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 年 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 Business 2.0杂志2002 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 年 2 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万到100万之众,每 40 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 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 2000 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 月 15 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 IT专栏作家 ,也是最著名的IT 博客之一 Dan 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 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 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②
  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人次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V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如果网站正常,那么这些数据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百度为博客中国提供的专门数据)

1.3.3 差异背后的原因

  “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了大众,实在是出乎意外,也显得情理之中。
  其实博客创办以来也就出现了一个木子美,或者类似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写作。我们在各类博客网站中看到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思想共享”为主要特征。虽然此类写作在总体内容上不占优势,可以说在美国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点击率和最热门文章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差异就很明显了。在博客中国的网站上的最热门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与“木子美”相关。虽然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从凸显的文章却是体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的巨大差异,同时我们在三大每户网站推波助澜的整个“价值放大”的过程中看到了中美双方新闻体制和价值的差异。
  首先,博客这种形式本身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带给社会的影响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彰显网络文化的本质的建设性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极度“自由”,因为人类自身的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博客的诞生再一次印证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当一个叫做贾斯丁•霍尔(Justin Hall)的人透过网络发布他的“网上日记”,把自己对吸毒、做爱的体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臭名昭著的行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时,有可能催生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最多大众关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电影是暴力最大的媒体,从“少林寺”开始就是暴力的开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时期被群众关注的二个新闻热点,群众追逐热点“性和暴力”乐此不疲。而我认为这二者都是为满足人类的窥探癖而存在的。因为人类自身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所以不论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在美国社会,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中国社会对“木子美”事件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应。
  “在性方面美国人要比中国人开放许多,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同意。对于社会没有压力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对其进行突破的动力,所以最近美国也出了一个木子美,不过只成为社会的一条花絮。不像我们这里,网站当成炒作的商机、卫道人士声嘶力竭的进行声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性的认识存在一种扭曲,我想这是不能够否认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里像我们这里这样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据茅盾先生说,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的淫秽作品有我们多。上半截反对下半截,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文化景观。所以,对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来说,表达自己,也就确立了对传统社会规制一种反叛的姿态。”
  ——郭震旦《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透视博客的社会学意义》
  除了郭先生提到的中外性观念的差异,我觉得这还跟新闻体制和新闻价值的不同相关。我们看到在中国博客的发展还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受众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声音要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才产生了“共振效应”。所以在博客在还没有取得与大众传媒同样的话语空间的时候,大众传媒仍然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体制影响到博客的信息释放。美国博客和中国博客实质上没有区别,美国博客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国,性算不上新闻,而只有当性和政治结合的时候才是新闻,比如“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的绯闻案”,大众传媒也竞相跟进。在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和管制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对严格的,所以在博客的初创阶段,只有那些与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体跟进和放大,于是刚开始大众可能从主流媒体上了解到的关于博客的信息都是无关痛痒的,或者与性和暴力相关的,因为很多受众都是通过了大众传媒这样一个二级传播才能看到博客的信息,传统媒体按照它们的新闻价值过滤博客网站的内容。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中国博客是搭乘着“木子美”顺风车走入公众视野的。但是这种情况是一定会改变的,当“三大门户”网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时,也为博客在中国的推广做了一次免费推广。当博客进入主流,获得相当的话语权的时候,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

  2 博客“新”在何处

  2.1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
  从理念上,早在中国出现“博客”一词之前,BBS上的在线日记、个人文集、讨论区等功能,足以让网民们建立起形式朴素的网上家园。搞点小创作、搜集感兴趣的资料和网络链接与他人共享,早就成为很多上网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那么,博客日志这种民间发表方式,与BBS和个人主页又有何不同之处呢?由于博客网站的形式众多,未有一定之规,所以,要想清晰地勾勒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困难的,这里进行的只是初步的分析。 2.1.1 博客与BBS的区别
  下图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百科全书Wikipedia对博客日志发布方式与传统网络社区BBS的比较:该图的制作者是一位英国博客Tom Coates,其中左图代表传统BBS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右图代表博客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图中体现出对两者差异的某种揭示:
  首先,从BBS帖子和博客文本的样式比较看,博客文本的内容结构更复杂。BBS的帖子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一篇原创信息或评论,后面跟上其他网友的相关发言。而博客文本则是博客就某一主题,将他自己的原创文章,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最新信息线索,扼要地整理汇集后放在网上,供有相关爱好和需求的网友共享。博客文本往往以链接的形式存在,“最少量的提示文字加配丰富链接的文本,可以说是更有代表性的博客样式”。博客文本是集原创文章、链接评价、链接、网友跟进文章于一体的,比起BBS那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良莠不齐的情绪化发言来,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审慎、仔细和周详,其单个文本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论题的拓展空间都超过了BBS的网友发言帖子。
  其次,从帖子之间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看,博客文本相对独立,排序方式也与BBS不同。BBS的帖子是按逆时间序列安排的,前后帖子的话题可能连续,也可能转换。有关同一主题的不同帖子,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因此BBS帖子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量的话题转换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整合困难。而博客网站的不同文本,通常聚焦于不同主题,文本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文本本身就是一个主题的展开和深化。文本的放置有的是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拿中国的两个博客网站来看,“CNBlog.org”是逆时间顺序排列式,而“博客中国”则是主题排列式。
  第三,从目的来看,BBS更侧重于发言、评论,而博客文本则追求共享性。网络BBS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意见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垄断的局限,而赋予大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而博客网站则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赋予个人的发布信息寻求共享的可能性,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信息扩散欲望,有一定的读者针对性,这是与BBS不同的。
BBS BLOG
  技术实现 简单 简单
  版主管理 设立版主 无
  管理成本 高 低
  适用情况 讨论问题 个人展示
  社区支持 站内短消息 弱
  超链接 支持弱 高度提倡
  文章质量 比较低 质量高(实名制型)
  注册控制 弱 实名制
  新闻的及时性 高 高
  信息搜寻成本 高 低
  发文技术难度 很低 很低
  非主流信息发布 版主管理 容易
  信息反馈 实时 慢
  ——《浅谈博客与BBS的区别》

2.1.2 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区别
  有研究者分析了网民从论坛发言,到做个人主页,再成为博客的转变过程,其中可见这三种个人意见发布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公共论坛上张贴帖子,是网上“广播”发言的常用形式。但是,由于受到论坛主题和版主的管理限制,那些希望享受更多自由表达权并集中保存自己意见和发言内容的网络用户,就自然转向个人主页的解决方案。然而,有一利就有一弊。个人主页的难点在于,个人是否有足够的信息资源来长久维持其主页的魅力系数居高不下。从思索和解决这一难题入手,一些网络个人用户逐渐转向博客样式。”
  博客网站是个人主页的集中化。个人网站由于其对网民的技术水准、资金条件、维护资源的高层次要求,而注定只能为少数人拥有,但是博客网站的低门槛,则使其具有很高的开放性。1999年,一家名为Pyra Labs的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Blogger的软件,使因特网用户可以制作网页,而不必用称为HTML的复杂的计算机编码。第二年,这家公司创办了存放博客作品的网站Blogspot.com,这种软件和网站都是免费的。这使博客进入快速普及期。“成为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FIP知识和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 用户只需在网上免费或付费的博客网站上申请注册,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
  博客网站还具有个人主页所缺乏的公共性。既然博客网站的低进入成本特点,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博客参与,那么,它的读者号召力、内容包容度、网络点击率也就绝非“独门独院”的个人网站所能比拟。如果说,个人网站只是一对多的传播出口,其涉及的多是有关个人生活、事业和情感方面的私人话题、私人创作和私人资讯的化,那么,博客网站则是无数人对无数人的传播社区,这里既有个人爱好,也有公众趣味;既有私人观点,也有群体争论;博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为个性化,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化又要被多数人认可。所以,博客的成功,关键在于他对内容的品评是否独到、甄别是否合理、推荐是否恰当,有多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博客是既体现自我,也考虑市场需要的。

3 博客的影响
要分析博客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仅仅是新一轮的概念炒作还是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创新,我们必须回到整个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去寻找答案。应该说博客的出现是符合整个网络技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的。
  博客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3.1全新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

3.1.1个体与公众
  相比较BBS和个人主页来说,博客最大特点就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的分享和公共性的特征结合起来。首先网络日志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同时他又不具备隐私性,如果说BBS太强调公众性,而个人主页又太缺乏公共性,那么“博客”技术就是两者结合。在博客王国里,真正耐人寻味的也许是:一种最具个人化的内容,却有最具公众性的形式。
  个体转变成公众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它首先需要一个实现的空间。这个空间被哈贝马斯称为“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这种不受政府侵扰的自由空间,哈贝马斯强调,市民间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的公共交往。在理想的民主政治下,国家在法律制约下只能承担公共领域的担保人角色,是保障自由的权力机关,而不能干预。在哈贝马斯看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它来自于社会再生产和政治权力的分离。在封建时代,国家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国家。只是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扩张,等级统治才真正被冲破,市民社会才有可能从底层生成,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也才逐步被建构。公共领域是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组成的,他们把社会的需求传达给国家,但本身又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伴随着公共领域的发展,个体向公众的转变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大众传媒。也因此,哈贝马斯才一再强调传媒研究对分析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重要性,把传媒力量看作是一种新的影响范畴,认为它既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又统领了公共领域。③ 被传媒力量尤其是大众传媒影响和控制的公共领域,既汇聚着无数的个体,同时又起到了组织社会的作用。哈贝马斯说:“大众性是一把尺子,政府用它来衡量对民众的非公众舆论的控制程度,衡量领导班子还必须另外争取多少可以转化为大众性的公共性。大众性不等于公共性;但是没有公共性,大众性也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它所反映的情绪是临时制造出来的公共领域的一个依变量,尽管绝不仅仅依赖于它。”④实际上,大众传媒所谓的“大众性” 只是描述了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它并不能同时描述这种传播方式的公共性程度。因为当国家看到了公共领域在组织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它也试图通过对大众传媒的操控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国家社会化的意思。大众传媒预设了自己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就预设了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构成一个大众传媒发布、受众接受的单向传输关系。《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后半部分,哈贝马斯重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转型。从19世纪末开始,垄断资本主义导致的财富不均衡导致了对公共领域的不平等控制。参与经济利益分配的国家,逐渐控制了原本为公共服务的媒介,媒介的民主功能不断下降,诸多免费的公共服务机构转为私有开始收费,“社会的对话被管理起来”。由此,具有政治功能的媒介集团被意识形态所操纵,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趋向融合,从公私分明转向国家社会一体化。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公共领域的结构性框架遭到来自国家干预社会和社会依仗国家权势的双重过程的夹击而致瓦解。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催生了当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又亲手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那里,受众的参与本身仍然是受到有力操控的。所有的大众传媒都在执行着自己的“守门人”职能,通过议程设置筛选公共辩论的主题和程序,选择适合该议程的嘉宾和现场观众。但是即使你走进演播大厅,有成为公众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也会在后期的剪辑中被无情地删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成为公众的受众还是只能无奈地退回到私人领域之中。“媒介是一种公司所有物......你没有办法参与到媒介中。让媒介从幕后走出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区别公众与受众的不同。受众是被动的;而公众则富于参与性。我们需要一种从公众角度对媒介的定义。” ⑤
  受众、大众与公众,这是三个互相关联却又显著区别的概念。个体要想成为真正的公众,而不仅仅是受众或者大众,取决于他对社会的参与究竟能实现到什么程度。
  很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通过媒体的管理体制的变革来实现“公众领域”的建构。 在此问题上,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和左派学者的观点针锋相对、截然不同。前者批判政治保护主义,倡导传媒的市场化,认为如果传媒由政府管理必然成为政府的奴役,只有市场化才能保持其自由和独立,才能防止政府对传媒的控制和干涉。在他们看来,真正市场化的传播系统才能最大程度上反映民意,给公民提供应有的知晓、表达权;相反,后者批判传媒的市场化,认为市场制造垄断,私人控制传播意味着对自由权利的妨害,传媒的市场化导致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差别消灭。而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可保护传媒不受垄断控制,当垄断产生威胁,甚至可以通过政策鼓励竞争、抑制垄断。时至今日,非此即彼的学术探讨已经显得意义寥寥。
  这种实现并不仅仅取决于制度安排,也取决于媒体形式提供了怎样的可能。大众传媒所以能成为“守门人”,正是因为这些媒体本身“点对面”的传播方式给它提供了操控的条件。而网络所以能成为把个体构建为公众的力量,又表现在这种媒体具有其他大众传媒所没有的迅疾特性和离散特性。这种新媒体的媒介形式与其他大众传媒的根本不同,根据《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它被表述为“由所有人面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⑥
  在网络上,博客的诞生表面上是偶然的,实际上是必然的。博客的出现并不是那些先行的博客们天马行空的独创,他们的功绩只是探索并拓展了网络的潜在可能。从“点到面”传播走向“面到面”传播,国家的社会化不再是一片坦途了,因为网络上不存在发布信息的唯一的“点”。而个体在其中所以能成为博客,又因为他有可能成为发布信息的“点”之一。博客只能在网络上生存,而不可能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上生存,过去的大众传媒正是因为这样才把个体构建为受众的。在网络上,当无数的“点”组成整个的“面”之后,它才真正成了国家和社会分离之后出现的公共领域,而在那里,个体被构建为名符其实的公众。
  哈贝马斯的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成书于60 年代。研究媒介文化的尼克•史蒂文森认为他交流理性的关注是印刷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电子文化的产物。⑦当然,哈贝马斯更不可能去研究网络甚至博客给公共领域带来的结构转型问题。在博客和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之间,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思考。但是相比较于BBS构建的公共领域而言,博客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BBS中的众声喧哗,我们的博客更具理性精神和个体责任,因为他们在网络上凸现的个人荣誉,博客强调个人在网络上的独立性,博客继续发展的方向就是网络的社会化,每一个现实中的人都会在网络上构建一个网络虚拟身份形象,因为有这样一个荣誉和责任感,因为在网络世界中你也必须去赢得别的网民的信任和尊重,这个时候你就不会像在BBS中那么无序,而要在网络世界中构建你的公众形象。BBS也建构了一种公众,但是这种公众的集合是缺乏理性基础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非理性的新闻和社会混乱都是应为网络论坛的推波助澜。在网络论坛中总是看到过激的语言和情绪的宣泄,其实这些网民们并非就是这样想的,但是在一种“隐性”化身份的情况下它更倾向于一种情绪的宣泄,网坛上“打台湾”的呼声不断,但是其实理性状态中市民比持这样一种看法。BBS建构的公众领域是非理性的,而博客却不一样。

3.1.2 身份政治学
  身份尴尬来自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明确分野。如今,虚拟身份的问题在网络上越来越变得不言自明了。网络确实正在建构着人的各种虚拟身份。然而,罗杰•菲德勒在写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就指出:“在下个世纪,‘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线将消解,人际电脑媒介的先进形式将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⑧在博客王国里,尽管热衷于虚拟身份的还大有人在,但一些博客不再以此为满足了,不再畏惧公开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身份,并把它当作自己在网络上的博客身份。那些以博客身份来换取现实身份的情况,那些因为博客身份而改变了现实身份的情况,那些通过博客身份来提升现实身份影响力的情况,都在不断出现。

  据一份《麻省理工博客(blog)应用状况调查结果》对美国情况的调查称:
 55%的受调查者在网上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20%的人提供真名的变体(你如小名,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或者是别的,一般亲密的朋友可以识别出来)
 36%的受调查者曾经因为发表的网络日志而遇到麻烦。
 34%的受调查者知道别的博客们因此在家庭和朋友方面遇到麻烦。
 12%的受调查者知道别的博客们因为发表的网络日志而遭遇法律和职业的困难。
 总的来说博客总是遭遇朋友家庭和来自雇主的麻烦。

  随着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归于消失,身份问题越来越变得复杂而饶有兴趣,成了理解个人媒体时代的一把钥匙。从事文化研究的马丁•阿尔布劳就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个人和社会的问题已经转换成了身份问题,而这种“身份政治学”使古老的阶级政治学黯然失色 。⑨阶级当然是一种身份,在某些时候还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身份,并由它去决定个体生存的许多方面。阿尔布劳的“身份政治学” 只不过把身份的问题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指出身份的多重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对生存起到更大的影响作用。
  大部分人文学科都在共同使用一组概念—— 如国家、社会、民族、阶级、家庭、性别、个体等等,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人类世界不同的社会层面,同时也界定着人在社会中身份建构的情况。通过它们,人文学者用来划定研究的问题空间,揭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个概念框架里,公众的概念相比较而言既缺乏实质性,也缺乏重要性。也许在数字网络诞生之前,一个让个体实现其公众身份的公共领域并没有真正形成。只是在博客那里,伴随着个人媒体时代的来临,个体的公众身份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一旦意识到,这个时代的个人媒体是把信息和知识向全球发布的,它的意义就更不容低估。马丁•阿尔布劳指出:全球性身份的认同问题是伴随着全球传播而来的,“这种情况给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带来了重大后果,尤其是给国家带来的后果更大——国家不得不认可它的公民们所持的那些互相竞争的、交叉性的忠诚,这些忠诚的相互竞争性和交叉性达到了甚至包括对别的国家的忠诚在内的程度。但是,它也同样给个人和有关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的理论概括带来了直接后果。”⑩当人们除了现实身份之外又有了博客身份,当博客身份在网络上体现出面向全球的特征,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越出了国家的疆域,那时候,有关全球一体化、国家控制、制度建设、文化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情况和问题呢? 3.1.3 网络的社会化
  网络社会化就是网络真正形成一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一种新媒体、新商务和新的交流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体,而现在,个人主要是消费者,未来个人是互联网真正的生产者;现在个人主要是互联网的用户,而未来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人。具体地说,未来每一个人,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外,在网络上也有一个自己的代表,在网络上能够体现你的个性、你的思想、你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与你沟通交流。每一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一个“节点”。因此概括地讲,网络社会化的核心就是个人网络化。
  那么,实现个人网络化的途径是什么?如今,博客(blog)的掀起开始昭示了发展方向。博客(blog)不仅仅是一个网络日记的技术工具,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互联网上赋予个人以力量的工具。博客就是网络社会化的“杀手级应用”,它让每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呈现自己,表达自己并且与网络世界建立全面的交流沟通。
  因此,未来的博客不是现在这样简单的网上简易出版系统。未来的博客将是集成各种网络应用的中心:包括电子邮件、即时短讯、博客应用、协同办公以及留言讨论等,而且除了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等各种终端无所不在地进行博客。人人都是网民的下一个趋势就是人人都是博客。个人博客就是个人在网上的全面形象的代表,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互联网各项应用的“枢纽”。
  通过博客方式实现个人网络化后,可以实现一系列的跨越鸿沟后的变化:从个人层面看,博客成为个人交流沟通中心、个人知识管理中心和个人传播出版中心。从组织机构层面看,基于个人网络化的方式,形成的开放式信息化与传统信息化有机“融合”;基于个人的开放式知识管理与传统知识管理互动;基于个人的开放式传播出版与传统传播出版互补。这样,由于个人网络化的完成,个人交流沟通成为自主的、系统的和全民的;企业信息化也就拥有群众基础,有了鲜活的源头;知识管理就自然地成为全员参与,个人与组织知识形成互动;而在媒体传播方面,人人都可以发表才是天然的网络传播模式。
  放眼整个社会层面,网络真正构建起强大的公众力量。在互联网世界中正式构建出企业(商业力量)、政府(政治力量)、公众(个人)三股力量的三足鼎立格局,使互联网能够持续、平衡、健康发展。而不会被传统商业力量、政治力量完全控制。未来互联网创新活力主要来自个人网络化的崛起。互联网力量回归个人,形成以网络为基础,以个人为中心的知识共同体。这是真正知识社会的基础,也就是开放式的个人中心式网络社会。 3.1.3 博客网站与专业传媒组织的互补并存
  一些研究者认为,博客的崛起,与专业传媒机构的公信力危机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经济放任政策,使跨行业跨媒体的集团兼并愈演愈烈,媒体更深地卷入了错综复杂的利益漩涡之中,“跨媒体联合使得很多有影响力的媒介成为其他产业的俘虏,允许跨媒介和跨产业所带来的后果是:独立的媒介正在消失。象CNN、ABC、CBS、FOX、NBC和 UPI这些著名的新闻媒介都已成为大型企业的一个部分。“这种情况下,媒体的传播行为往往偏离职业准则,而为关联利益集团左右。加之媒体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报道水准的问题,更损害了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可靠形象,2003年的纽约时报“普利策”新闻奖得主造假风波、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致核武器专家凯利自杀一案,都使这些老牌传媒的声誉遭受沉重打击。民众渴望得到不被利益玷污的真相,渴望了解那些被传媒隐藏的事实,某种程度上说,博客就是这种信息需要的产物。可以说,专业媒体受到的限制和干涉越多、公信力越低,则博客网站越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博客网站发展迅速,但是业余传播力量要取代专业传媒组织的世袭领地,恐怕还不现实。对此,学者彭兰提出了两点解释:一、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信息需求的充分满足。对现代社会来说,信息是一刻都不可缺少的,而且必须保证其全面性、稳定性。只有专业机构才能通过规范的、持续的信息采写、发布活动,满足整个社会的信息需求。二、非专业人士参与网络传播,会导致信息的复杂化,人们很难判断什么信息是准确的。因此,从无数传播者中凸现出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发布者,成为一种必然。在这样的态势下,博客网站与专业传媒机构之间将形成一种互补竞争,相互渗透的关系。

  1) 博客新闻成为专业媒体重要信源:
  博客族不受制于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禁区,经常爆出轰动性猛料,迫使专业传媒对其信息进行跟踪和追踪。2003年的“木子美性爱日记”在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美国的主流媒体也密切关注来自博客的政治新闻,因为正是他们的报道导致参院多数党领袖特伦特•洛特因种族言论而引咎辞职。目前,一些博客新闻最终还是要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才能形成较大的舆论影响力,从受众注意力集中度和信息覆盖面来看,博客还远逊于专业大众传播机构。
  博客网站与专业媒体机构的合作也已经开始。美国在线将"德拉吉报道"同步放到该公司网站上,每年美国在线支付3.6万美元作为各种开支的费用。借助于拥有1400万用户的美国在线,德拉吉声名大噪,知名度帮助他独家报道了CBS 解雇著名华裔主持人Connie Chung 等一系列新闻。

  2)博客在同题报道中揭露另一部分真相。
  美国学者大卫•阿什德在其《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一书中,深刻揭示了传统媒介环境中,信息技术、媒体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的互动关系,描述了专业传媒在国家体系中如何受到复杂的控制和操纵。他指出,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个人和组织也日益以符合技术和媒介范式的方式行事,转而影响着传播行为。例如,政府、军方组织往往有意提供符合媒介范式的资料、信息,促其采纳,已形成有利于自己意图的“新闻”和舆论,以此加强自身的控制力。在海湾战争中,“军方和总统是真正的制片人,他们从其他的战争中学到很多东西。记者要做的事情只是要求他们的主要原料——视像之类的东西——是视觉材料范围之内的东西,而这些材料是受到控制的,而且是有限的。” 由于大量画面由军方提供,记者接近战场受限,电视成了战争的工具,官方的喉舌,扯谎的机器。
  当专业媒体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控制网络中泥足深陷,期待从它们身上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也就成为一种奢求,这时候来自博客的种种信息,也许可以让人们看到真相的另一面。

  3)博客报道成为专业媒体报道的延续:
  有些博客网站专门将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汇总后制成链接群,这是对专业媒体报道的再度整合,在主题延展上自然更进一筹。有些在专业媒体上未予充分展开的话题,又在博客网站上作为专题持续性讨论,“博客中国”网站关于联想的转型问题的大讨论就是这样的例子。

  4)博客网站成为专业记者稿件的第二出口:
  1998年,克林顿莱温斯基丑闻案在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上率先披露,但德拉吉本人并非原创者,该信息来自传统媒体《新闻周刊》的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这条新闻是迈克尔•艾西科夫逮住的平生最大的一条新闻,但在见报前几个小时,却被新闻周刊的高层扼杀了。
  记者博客群体的出现绝非偶然,通常,专业记者能在媒体上刊登的内容,大抵只是其在繁复的采访中获得信息总量的十之一二,剩下的旁支末节,纵使别有意味,也只能忍痛割舍。更有一些触及敏感地带的话题,被无情埋葬,博客网站正是有挽救这些资讯的价值。另外,一个传统媒体还可以考虑有一个博客网站作为补充出口,将其文字和摄影记者获得而未能在传统媒体上刊登的内容,在博客网站上披露,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试想,一家报纸不但把记者采访的一般性报导刊印到报上,同时也能把内幕消息在网站及博客上刊出,这等于对报纸整体加值。” 3.2 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如果说,黑客代表了互联网技术野蛮的张力,而博客则代表了重建互联网秩序的向往。在解构中建设,在离散中合作,在学习中开放,已成为博客对世界的关怀方式。他们展示的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和博客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的界限,改变我们生存的背景。”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知识稀缺的国度,博客的繁荣,具有更特别的意义。博客在中国不仅是航海者,还是盗火者。在汉语世界中的自娱自乐,最终将会使中国走向狭隘,而对新知的探索之旅越加充满荆棘。”
  ——《博客宣言》方兴东
  网络的出现为知识撒播打通了最为便捷的民主化渠道,为知识信息的最大化交互和最优化利用提供了蛛网重叠和触角延伸的全新方式。在社会分工的制度模式下,专业知识的纵向积累和横向分割造成了知识增长与信息壁垒的同步延伸,隔断了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形成了如哈贝马斯所说的“专家文化”和“知识精英”。问题在于:专家文化的知识权威有时并不提供生活的意义(如技术知识),一旦专家文化摧毁了传统意义的权威(如上帝)之后,人的意义也将随着信仰的隐退而消失(“上帝死后,人之若何?”),这便是弥漫于20世纪西方思想界的“现代性危机”。互联网则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在不破坏甚至有助于专业分工的前提下,以快捷方式和廉价手段为大众提供接近各种专业知识的机会,其意义不仅在于“公众理解科学”,还在于知识走进生活、科学接触人文、技术贴近生命力的感受,这便是知识民主化的人文精神价值。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运动(free-sourcemovement)。1991年,21岁的芬兰大学生Linuxtovard在学生宿舍里编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Linux,并将其源代码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目的是建立不受商业软件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从此引发了全球程序员和电脑爱好者的开发热情,经过全世界千百万网民的增补、修改和传播,Linux已被雕琢为一个全球最稳定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操作系统,并堪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分庭抗礼。“开放源代码”精神所倡导的知识民主和资源共享,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技术本身,而表达了人类社群对技术垄断的抗争和对知识民主化的人性渴望。
  “开放源代码”精神与“博客”的精神是一致的。“博客中国”在2002年8月开站的第一天,就旗帜鲜明地打出我们的理念:“博客之于知识和思想,正如Napster之于音乐,Linux之于软件”。认为博客倡导精神就是“开放、共享、自由”。然后,我们在多篇文章中,阐述关于“博客与源代码”之间的关系。比如,2002年10月23日,发表文章《博客的“源代码”和它的内涵》,明确提出“博客写作区分于一般写作的要点就是:博客写作是公开‘源代码'的。”
  “信息共享”的观念是针对大众传媒的“守门人”问题的,“思想共享”(亦即知识共享)则是针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数字论坛成员姜奇平就认为:“Blog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自由生产方式,一种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反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产权的反面,不是盗版,而是 blog。相对于盗版的破坏性来说,Blog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一个博客把在网络浏览中获取的知识,经过一番过滤张贴到自己的博客网页上,它是经过摘录、消化、诠释和演绎的知识,并且因为登录的数量和威权的建立而具有自己的可信度。于是,有着共同主题兴趣的博客,在博客网站里建立起共享的社区,并在其中不断把知识再生产出来,继续与他人共享。另一方面,当博客的知识生产以链接的方式提供相关知识的整张“地图”时,他实际上也在利用着这种共享。一个博客的知识生产共同组成整个博客王国的知识生产,它与现实世界的知识生产就显示出本质的不同。在现实世界里,知识生产具有社会化的特征,每个知识生产者必须首先接受一套生产的规则,经过一套生产的程序,才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社会的知识。在博客王国里,知识的获取无需因为属于别人的产权而付出任何费用,而且生产的速度、规模、范围与现实世界的知识生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知识生产将因为更加平民化,更加无国界,而更加变成名符其实的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3.3博客文学
  “网络文学”一直是我们探讨的热点,但是关于“博客文学”的提法还是不多的。“博客文学”到底是否具有区别于“网络文学”的独特性而可以被单独称之为“博客文学”,还有待我们的探讨。
  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文学的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博客之前,网络文学多产自BBS和MUD,以及之后专门的文学网站,个人主页和电子文学刊物。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网络文学取它狭义的定义,即网络原创文学。 我们在博客的定义中看到: 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博客当中是不乏一些文学爱好者,他们在博客日志上张贴日记,散文,小说等等的文学形式。根据麻省理工的一份关于美国的博客应用的研究表明博客日志的内容在美国倾向于一种个人的无目的的网络漫步,至于创造性的写作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比例。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最大的两个博客网站的情况:CNBlog目录集中3022个登记的日志中总只有117个文学日志,还有一些与文学相关的日记,情感,个人,生活类的网络日志占了很大的比例。(时间截止到2004年5月8日)在博客中国的最热门的100篇文章中我们发现竟然没有一篇原创作品,与文艺相关的并非严格意义上来讲的文艺评论不到十篇。当然也有一些以文学为主体的博客网站。比如http://www.8000e.cn/ 中国博客文学网站。

  How would you characterize the kinds of entries you publish on your blog(s)? Please check all that apply:
  1. personal ramblings
2. academic brainstorm
3. professional brainstorm
4. political opinions
5. hobby
6. gossip
7. other 403
190
227
245
292
93
141
“Other” included:
- lists of links
- creative writing
- writings about social issues
- writings about local places (i.e. a blog about New York, Greece, etc.)
- humorous writings
- posting of pictures; picture blogs
- writings about religion
- critiques of movies, books, music
- surveys and quizzes

  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几乎没有听过“博客文学”的提法。唯一提到这个概念的是在文化研究网站上张清明的《博客文学现象批判》。在《博客文学现象批判》中整个的论述中完全以木子美与竹影青瞳为例子首先在文章中指出“博客文学”是一种性文学写作,然后依照别林斯基的对文学定义:文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活动和发展的轨迹的书面记录。进而对木竹二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她们在进行“脱裤子”的比赛,“如果脱衣文字舞也叫文学的话,那么,脱衣服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此推理,不要说符不符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实,就是当今的国人们又有几多能够认同这一观念?”写到这里作者还意犹未尽,作者既而分析了木竹两位女士创作的精神理论实质和创作心态,说她们文学观念实在不过是受后现代精神影响的一代嬉皮士精神的“文学”表述,离真正的文学还实在差了点儿。在论述创作心态的时候,“自恋情结”,“捞取文化资本”“生存的虚无的人生价值”等等是作者的提到的几点。
  作者在整篇文章里都用“我们的博客作家们”这样的字眼,可是从头到尾我们都只看到他在论述木竹二人,尚不论文章有多少的合理性。当然在文章的开始作者就这样说: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是博客写手中两个极端的代表。然后阐述了两者对网络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以这两个人作为个案分析的例证,估计大多数读者不会有什么异议。” “对博客写手的作品及其现象作一下整体地反思。”以扶正刚刚兴起的“博客文学”。所以文章只是从两个个案来谈论了博客的文学创作,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为什么会有木竹二人的现象,本文在前面已经进行了分析。
  回到“博客文学”这个概念,我们看到唯一的以博客文学为题进行批判的其实还是在讲木子美和竹影青瞳。而且在批判的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发现博客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内在逻辑和具体差异。
  为什么当各个领域都在关注博客的时候,我们的文学界却对博客保持冷漠呢?我们刚才也看到从文本的内容分析来看,博客文学在博客的内容里不占绝对优势。我们的网络作家和网络评论家们都没有对博客报以相当的热情。我们在这里就要讨论一下博客形式与以往的网络文学的发布方式到底有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文学在博客领域里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空间,博客与文学的结合是否符合内在逻辑以及将来的走向。
  虽然没有对博客和以往的网络文学形式的文本进行计量的分析,但是总的感觉是博客们更强调“个人化”的写作。而以往的网络文学出版方式更为多元化,虽然两者都倾向于“个人感情的流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以前人们倾向于写日记,这种日记是不能发表的,网络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就是将个体的有限性放大了,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交流自己的想法。自网络的发展以来,通过BBS,ICQ,E-mail等形式在网络社区的建设上发展得很快,但是在个体的建设上却不是那么顺利,个人主页的技术门槛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博客的出现是真正赋予个人以力量的武器。我们看到在博客网站上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你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可以发表文学创作,思想见解,用各种形式充分地表达你自己。所以“个人化”写作在博客世界里得到了“如鱼得水”的发挥,不仅仅是文学上。在文学中这样的一种“个人化”的写作会带来什么影响?“木子美现象”仅仅在博客的环境中才能诞生吗?博客跟BBS的发表方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博客是以“个人专栏”的形式对文章按照发布的日期进行排列,而BBS是以帖子的形式,是以单篇文章为单位的。博客相比较BBS赋予了个人以力量,我们看到在以往的网络文学都是以单篇作品为流传单位的,以至于很多BBS原创文章竟然不知道作者是谁。而在博客世界里,作品只是个人一种表现形式。BBS的文学原创中也有色情文字,但是因为作者身份的不明确,以及文本发布的分散,很难形成具有“博客”那样的现象。所以“木子美现象”与“博客”的相伴而行也是有有一定道理的。
  接着我们要讨论刚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文学在博客的内容中不占主流呢?特别是在博客中国体现得最为明显。作为博客在中国推广的前沿阵地,博客中国努力塑造一种“信息时代麦哲伦”的形象。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也提到博客在建构“理性的公共领域”方面所起的作用。博客在建构负责任的网络个人形象对于网络文化的推进到底会对文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网络虚拟空间给网络作家们带来的无限的空间和想象力会不会丧失掉它最难能可贵的“自由”?文学的土壤应该根植于无利害的自由的审美世界,还是应该以理性之光照耀人类生活的现实?在BBS网络社区里,在“个人隐性”身份的时候,在个体没有外在的约束的时候,更容易释放真实的自己和放纵自己的情感。关照人类本身,网络为文学所营造的这样一种空间是难能可贵的。至少,在我们现在看来,在博客技术推进网络的社会化进程的同时,我们的网络作家们还在眷恋梦幻“伊甸园”的理想王国,展翅在没有一丝白云的蓝天中自由飞翔。

注释:
①(《博客论》作者:孙坚华 2002-12-12 0:29:59;出处:博客中国)
② (《是福是祸:我们该如何评说“木子美”现象》;作者:方兴东 2002-11-14 出处:博客中国)
③④(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15~17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⑤⑥(胡泳:《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读书》2002.12第39页)
⑦(尼克•史蒂文森 《认识媒介文化》第108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⑧(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第147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⑨⑩(罗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第237页,商务印书馆 2001)

参考文献
《博客:在网络世界里分享与交流》(《决策探索》2003年第9期,26~27页,作者:荻燕清,江苏;编辑:张俊峰) 《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总119期),17~22页,作者:陈向东,王兴辉,高丹丹,张际平,华东师范大学;文章编号:1003-1553(2003)03-0017-05) 《黑客闪客之后,博客崛起》(《财富新经济》40~41页,作者:小光) 《博客论1.0版》(作者:方兴东,王俊秀) 《网络技术的人文视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2003年4期,253~258页;作者: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文学院。文章编号:1672-3104(2003)02-0253-05) 《谁是真正的博客?博客现象与博客》(作者:李虎 2004-3-23;出处:博客中国) 《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庞帝;海南出版社;1997) 《“博客”: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作者:方兴东;《计算机与网络》2003〈17〉) 《论博客——知识经济2.0版》(作者:姜奇平;http://www.enet.com/2002.10 《博客(blog)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的传播学意义初论)(作者:方兴东,刘双桂,姜旭平;《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博客”与专业传媒组织带来了什么?——试论二者的互补共存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刻奇•缩减•博客——当今中国博客文化之批判》作者:博客评论;出处:博客中国;2004-4-26)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作者:方兴东,王俊秀;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 [在线]DIY新闻人记录“9•11”》(作者:陆宏生《南方周末》) 《一盆冷水,泼向博客》(作者:何威 出处:博客中国 2003年9月18日;原始出处:《国际先驱导报》 《媒体改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作者:胡泳 2002-8-30;出处:博客中国) 《blog与媒介传播三环节(传播者,媒介与受众)》(作者:yezi;2003-7-4)
http://www.cnblog.org/ 心得集
http://www.blogchina.com/ 博客中国
http://www.blog.com/ http://www.digiblog.org/ 中国数字部落
www.blogger.com

作者:罗皓菱
原始出处: 文化研究网

裸露情色隐私窥视--博客现象

  从博客所蕴含的内涵和折射的外延观察, 美国和中国的博客在字义理解、运行轨迹上差别不大,但博客在美国更多的是与总统选举、911事件等国计民生的大事件相联系,而在中国博客则更多的是与隐私、裸露、窥视和被窥视,甚至是身体体验式写作相联系。美国人了解博客是从德拉吉报道克林顿性丑闻事件及911事件等,而中国人了解博客并大面积接触博客则是缘于木氏女人的蓄意暴露的私人性体验。所以从最初的博客推广上,中美两国所走的路就各不相同,直接结果就造成博客在中国的一种介质化、边缘化生存状态,甚至被某些人归类为泛情色身体纪录状态。

  身体纪录:博客在中国的另类主旋律

  博客在中国的全面推广并被广大中国网民仿效应该归功于广州的一个木氏女人,她使博客这个概念在国内得到最大速度的衍生并拓展。在此事件之后两三个月内,国内的各种网站竞相开通博客专栏,各类网民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博客阵营。但与美国人把博客当成工具不同,中国人则更多地把博客当成一种载体,当成写作手段之外的延伸。所以在国内,类似于美国德拉吉报道式的新闻博客、精英博客不多,但以纪录或者还原自身生存状态的情感式博客是主流。这一方面是与两国的国情、政策的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博客进入网民的视野、网民习惯等相联系。

  博客写作在国内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现象,一种是类似于国外的新闻或者媒体博客,博客写作带有极强的媒体化倾向,某些人也将之称为精英式博客。但限于国情,这个现象更多是一种不能也不会被官方承认的状态。第二种是日记体的行为,生活、思想模式的记录,生活色彩比较浓厚。第三种是个人创作式的博客,把其当成网络背景下的出版模式,虽然读者多少不均,但确实表现出个人出版的介质。

  应该承认,博客的出现丰富和改变了网络的内涵,对于网络文化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博客写作的主流是与我们传统的道德要求,与法制状态相符的,但这其中有许多现象却是不容乐观的,甚至会对博客在国内的发展起到负面效应。

  博客的隐忧主要体现在裸露、情色、隐私、窥视与被窥视等现象上,泛身体写作是这种现象的基本描绘。在许多网站上,打上木氏烙印的个人情色写作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也许这些人与木氏的惟一区别就是还没有找到被媒体津津乐道的猛料。最近被很多网民关心的一个博客叫竹影青瞳,个人博客主页在12个多月的时间内上升到13万以上的访问量。造成如此高位追捧与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文章中表现出的情色创作,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核心因素是其将自己大约三四十张的裸照张贴在个人主页上,身体的最隐秘部分都或隐或现地裸露于公众面前,再配合其文字中的情色描写,想不吸引访问率都是不可能的。与前期被媒体爆炒的木氏比较,此女较之更为大胆和暴露。也许木氏虽够特立独行,但想达到此女之境界可能还须修炼若干时日。更为惊世骇俗的是,此女的职业据说是一名大学教师,她所教的某些学生也知道并可能观看过她的裸照和文章,俨然成为后木氏时代的一个代表。可以肯定,此女的目的肯定具有极大的功利性,如果此女最后也如木氏一样被媒体关注甚至爆炒,出版社再随之跟进,因裸而名利双收,那么无疑又会成为一个经典个人策划案例。如此反复刺激,建立在以身体裸露为基础上的个人博客也会越来越多。事实上,在网络上几近于情色写作的个人博客现在数量绝对不少,都以记录个人性体验与性感悟为主,只不过大家都用小说或者散文、甚至是日记来掩盖其情色的本质。与情色文字、图片博客比较,视频博客的出现则将更是一种颠覆性力量,现在某些网站已经出现了,将自己在居室中的裸身片段搬到网络上的博客,有些甚至是刻意遮掩的性爱场景。虽然这些博客限于国家的法律略有隐蔽,但谁知道在商业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会挺身而出呢?

  隐私披露:博客堕落的胎记

  博客现象的另一个隐忧体现在隐私披露、窥视与被窥视、谩骂、虚假信息发布等现象上。博客本身虽然具备媒体出版的一些特征,具有信息交换与获得的途径,但本身却是信息纪录的缺失者。博客写作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和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加之一些网站经营者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很容易出现隐私披露、谩骂与虚假信息发布等问题。隐私的披露往往都建立在臆测丑闻的曝光上,各类明星是被关照最多的,在这些人的博客主页里,常常可以看到某某明星是同性恋、变态狂的信息披露。而互相谩骂与攻击在博客群体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具有媒体式倾向的博客表现最为突出,在很多网站我们都可以发现此类问题。文章不是探讨问题,而是极端的人身污蔑与攻击。至于虚假信息发布的情况也相当普遍,许多未经核实的道听途说消息都现身于网络。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这些现象是博客在国内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但其实质也是我们的整体网络环境、网络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博客只不过使这一负面效应更多地体现出来,将其放大化。正是因为网络环境的相对低俗化,网络文化的缺失与沉沦,才使诞生于网络的博客不可避免地印刻上诸多堕落的胎记。

  博客对于互联网的影响在2003年已经初见端倪,可以预期的是,在2004年,博客将会得到爆发式的发展。它对于互联网的贡献现在还无法准确的、完整的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所改变的不但是互联网本身的成色,更多的将体现在文化、制度、平等、民主等层面上。博客在国内的发展是积极的、健康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现有网络环境下,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一是在于博客群体的自我约束力与自律精神,另一方面是需要博客网络经营者的责任心与监督管理职能。只有做到这些,才可能使博客世界的发展向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博客世界的隐忧才会化解于无形。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